致敬底层:当代中国的劳工运动 (下): Tribute to the Underclass: Labor Move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I)

· Bouden House
Ebook
391
Pages
Eligible

About this ebook

这本书是对当代中国第一次劳工运动高潮的同时态的亲历、追踪、记录、呐喊、思考和传播,围绕着四个主题构成了全书的结构和内容:劳工界需要自己的代言人和思想家、 中国社会转型与劳工运动、关于劳工问题的思想争鸣和理论探讨以及关于劳工运动的评论、文告、声明、访谈。正像作者在序言《从倾听底层到致敬底层》中所论述的,这表明中国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正在与底层民众相结合,与他们一起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的生活价值,追求宪政、民主和法治的政治制度。

本书深刻而厚重的苦心孤诣在于,知识分子和中间阶层,既不能弃底层于不顾而径直追求自己的目标,更不能愚蠢地把底层民众推到极左或极右那边去。中国的社会转型,有赖于依托中产阶级的宪政民主右翼与依托劳工阶级的宪政民主左翼的团结和联合,否则必将长期陷入转型陷阱而无法自拔。

About the author

王江松,湖南湘乡人。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李鸿烈、李德顺、汝信等哲学名家,获外国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现为图书管理员。

从 1979 年离乡求学以来,亲历了当代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几乎全部重要事件。1986 年以来的主要研究领域有:(1)个体主体性以及中国文化史上的个性思想研究,旨在挖掘梳理儒释道之外的非主流异端思想,贞定中国人与普世价值相汇通的内在文化基因,找到超越 100 多年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二元对立并实现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通道;(2)从对悲剧的个人偏好和感悟中,体会和提炼悲剧艺术中深刻的哲学内蕴,尝试创立一种悲剧人生观和悲剧历史观;(3)把哲学从形而上学领域转向底层民众的劳作、生活和抗争之中,首创劳动哲学和劳动文化学两门边缘和交叉学科,试图为中国劳资矛盾的解决和劳工运动的发展提供思想理论资源,并借此推动中国思想文化和社会结构走向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两种力量的平等竞争与良性互补。在《哲学研究》《二十一世纪》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90 多篇,在人民、中国社会科学等出版社发表专著《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1994)、《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与工会新论》(2002)、《郭象个体主义哲学的现代阐释》(2008)、《悲剧哲学的诞生——从悲剧角度透视尼采哲学的尝试》(2008)、《人性与个性》(2009)、《寻找自己与成为自己》(2009)、《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2009)、《西方社会结构及其现代走向》(2010)、《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2011)、《劳动哲学》(2013)、《劳动哲学概论》(2015)、《现代西方劳动哲学名著选编》(主编,2015)。2015、2017 年两度上榜百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