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在路上…: 人本教育札記290

·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Ebook
12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人本教育札記》自一九八九年七月創刊以來,已堂堂超越二十年。身為教育人文刊物,本刊深受台灣關心教育改造及社會變革的人士所讚譽。

本刊內容深入淺出,極適合父母閱讀,無論是改進孩子的學習適應,或是充實本身對於教育方面的理解與批判,都可以得到最多元的視野。

About the author

改變,要從教育開始;──教育,使人成為他自己!

 「使人成為他自己」,意謂著人要透過自己的抉擇,走自己的道路,開展自己的生命,成就自己的理想, 並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所謂「自己」,並不是一個「先天上」被決定了的東西﹔所以,「成為自己」,理所當然的,必須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歷程。在這個歷程之中,人首先要克服身體的孱弱,所以必須努力長大,並設法超越生理的制約﹔接著要迎接既成的社會與文化的控制,所以必須用心思考,並設法探索人間的真實與真象﹔最後,還要解決「不知道為什麼活著,但又不願意死去」的矛盾,所以必須追究生命的意義,編織夢想,描摩前景,規劃途徑。

 而教育, 使這一切成為可能。

 所以,教育不是如那句俗語所說的:讓貓學會補鼠,讓狗學會看門﹔相反的,教育使跳脫命運的掌控,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也就是他真實的自己!

 因為這樣, 教育必須:

 一、把學生當成一個人來看待,重視他的思想和感受,而不能只在意外在的表現﹔所以不宜依賴「以改變行為為目的」的獎懲。

 二、順著學生既有的感受和思路走,協助學生內省、澄清、批判與思辯,以建立新的觀點,形成新的內在﹔所以以記憶或服從為目的的「單向灌輸」,無論在知識上或在人格養成上,都是不宜的。

 三、講求「教的方法」,以啟發取代訓練,以對話取代講授﹔所以只要求學生成績,不重視教師教法的作風,是不對的。

 四、出自「真誠的心」,以學生的發展與成長為唯一的考量,並全心培養學生「愛」的能力﹔所以功利主義在教育中是不應允許的。

 五、給予充分的時間,無論課程安排,或學習成就之檢測,都應該給學生留下「餘地」,並信任人的內在力量﹔所以強制手段在教育中是不合理的。

 有了這樣的教育,就培養出有思想、有能力、並能愛的人﹔這樣的人,就可以聯合起來,改變我們的存在,以及我們所在的台灣。

 所以,教育要使人成為他自己﹔而改變,必須先從改變教育開始!

人本,有一種「人的文化」

 不是依賴有效的管理,不是靠著專業的規劃,人本教育基金會的發展,正如小孩的成長與茁壯,是一個思索、調適、學習、與自我挑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不是沒有困難,不是沒有挫敗,但重要的,是這一群人知不覺的,創造了一種「文化 」。

 是這種無形的文化,取代了有形的制度,打破了無情的約束,支撐著近百人的組織運作,並成為台灣最具規模的「純民間團體」。

 如果要「真誠」的描繪這個團體﹝而不是說些浮面的話﹞,就必須從先從這個文化的層面來說明:

一、「想事情」的「習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把事情想清楚」這句話,變成了「文化語言」:如果要逃避做決策;就說「還沒有把事情想清楚」﹔如果要自我檢討,就說「那是因為當時沒有把事情想清楚」﹔如果要開始討論一個問題,開場白一定就是「我們一起來把事情想清楚吧」!

 這當然並不是「流行的口頭禪」,而是代表著一種「追根究底」的精神狀態,因為在事實上,無論是討論、檢討、或決策真的就是一個「把事情想清楚」的過程。

 說「我錯了」「我認為」「我的看法」等等,都是不能「過關」的,而必須是「我仔細想了一想;我先想…,後來我又想…」;換言之,「想事情」就變成了共通的「習性」。

二、 追求「意義」的「心態」

 從「想清楚」一路走下來,自然會碰到「到底要想什麼」的問題;也不知道為什麼,久而久之,思考的核心問題,往往變成「事情的意義」。

 據說,人是追求「意義」的動物。教小孩一樣事情,一定要跟小孩一塊兒,探究那樣事情的「意義」;例如,數學裡講「質數」,不能只是給個定義「除1和本身外沒有其它因數」,而必須從「為什麼要因數分解」、「分解的程序何時而終」、最後才引出「分到不能再分時,那些不能再分的數 (即質數)」。

 大概也是因為這種「教學」的背景,使得人人都養成了追求「意義」的心態。也因為這種「文化」,使得個人利害、整體得失、甚至成本效益等等考量,避免了可能有的負面影響。

 認識「人本」的朋友都知道,人本的人最麻煩了,常常都要花好多時間對談、思辯。一直要釐清義理了,才肯動起來。

 但一旦決定要做了,卻絕對不囉唆,也不計較辛苦,像87年的「五月民運」,一個月三場大遊行、像救援「蘇案」時,一夜用黃絲帶綁完整條仁愛路…,「人本」的動員力相當驚人,但「人本」人的執著及實踐力恐怕是更可觀的!

三、「說實話」的「毛病」

 從某種角度來看,「說實話」是一種「毛病」,不見得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引發新的問題;因為,人到底還是「情緒」的動物,而我們的同仁也並不例外。

 不過,也許還是因為長期和小孩相處﹝每一位同仁,都必須輪流事從事實務的教育工作,參與「森林育」或「青少年專案」等等﹞,大家都染上了這種「毛病」。但是從長遠來看,「引發新的問題」卻往往是一種預防,預防在表面的「平靜無波」之下,累積了沒於深層的「水雷」。

 也由於這種共通的毛病,同仁之間幾乎沒有任何「隔閤」,一般團體內的小圈圈、小道消息、小奸小壞等等,都沒有存身的餘地。但反過來說,這種情況,也被某些不了解實情的朋友批評為「包容力不夠」;因為,當偶爾一兩位同仁不能和大家「坦誠相見」、「心無掛礙」、「人無芥蒂」、而又長期無法改善的時候,總是難免造成「離情依依」的結果。

四、「不顧後果」的精神

 前面說過的習性、心態、和毛病,加在一起,造就了一種「無畏」的精神;許多事情,無論從「常理」看來是多麼的不能為人了解,只要「想清楚」、「有意義」、而又「說了實話」,往往還是會奮不顧身的「蠻幹」。

 當然,有的時候會引起一些誤解;通常,只要有機會,我們都樂於解釋,無論那個場合是多麼「困難」。但也有的時候,為了堅持某些「想清楚」而又「意義深長」的原則﹝例如, 為了顧全大局,或不能曝人隱私,﹞,也可能「整個會」都保持沉默,而寧願接受外界無情的批評或指責。

 所幸至今為止,這樣的例子不多,而堪稱影響重大的,是一件也沒有。我們相信,人心還是有一定的公道;而台灣的社會,雖然百病欉生,但在某些非常基本的價值上,還是有著深厚的優良基礎。這也是為什麼,做為一個改革團體,雖然難免得罪當道,但我們終於能得到人們公允的評價與相當的肯定。

 曾經有一位同樣在民間團體工作的朋友,打電話詢問人本的運作方式,其中最有趣,最實際的問題就是:「沒錢,怎麼辦?」我們回答他:「沒錢,做事啊!」,他呆住了,覺得這是胡扯。其實,我們是認真這樣想,而且這樣做的。這樣的行事風格,令主管當局-教育部社教司非常無法理解,對於「人本」所送的年度計劃書,他們質疑:又沒有錢,你們怎麼可以列這麼多計劃?他們不明白, 做為一個不倚賴政府,又沒有特別財團支持的民間團體,量入為出只能造成萎縮,唯有"認真做事"才是「人本」唯一的生存之道!

五、思想、而非「職務」、的領導

 人們還是好奇,這樣一個團體,內部的紀律、倫理、領導等等, 是怎麼樣的呢?

 在人本文化之下,很少有人談論紀律,事實上,「有形」的紀律﹝例如工作時數等﹞是完全沒有的倫理呢?似乎是有一點點,對於資深者,大家多少還是「讓著」一些,但不能超越義理與事非。

 至於領導,則可以說, 絕大部分是「思想」的,而非職務的領導;換言之,「下命令」幾乎是行不通的 ﹝除非在非常緊急的時刻﹞, 而必須透過思想的說服。當然, 這也還是前面所說的「想清楚」、「追意義」和「說實話」的文化。

 最後,我們願意談論一項和「人本文化」有關的「困難」。非常明顯的,當組織日益擴大時,這種文化和「工作效率」之間的矛盾,就也跟著尖銳化了。幾年以前,我們在自己之間倡言:

 沒有一個團體是只改革別人,而不改革自己的;並著手進行內部組織、運作、分工、和效率等等的改革。

 結果呢?就表面看來,在這些方面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當然的,「文化」還是佔主導的優勢;但這個表面無效的改革,卻造成了另外的成果,那就是,同仁 (特別是較資深者) 個人工作能力的「大幅提升」。

 換言之,如果不肯放棄那種文化,而又必須因應日益龐雜和困難的工作,和自己永無止境的品質要求,唯一的出路, 就是每個人都必須更能幹一些。

 去年以來,在這個趨勢之下,我們又有了重要的變革,就是內部全面資訊化;建立內部網路,所有的文件、計劃、記錄,都透過同仁之間的電子郵件來處理。換言之,經過了十三年,我們終於有一種類似「公文流程」的機制了。

 雖然對於迎面而來的資訊時代,我們有著相當的憂慮和批判,但在「以人為本」的文化之中,人充分的掌握了主體性,所以,我們有絕對的把握人,可以運用資訊工具,而絕不致於被「資訊化」!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