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的概念是相當於唯物辯證法中「揚棄」(否定的否定)的概念。換言之,唯物史觀(唯物辯證法歷史觀/歷史唯物論/歷史唯物主義)中的推動人類歷史發展的「生產力」革命,也就是由「生產手段」(勞動力,勞動對象,勞動手段)和「生產關係」(生產手段的所有關係,如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關係,勞動者與資本家的關係,簡稱勞資關係)構成的「生產樣式/方式」的革命。
新國策「新質生產力」是科學抵達人類新社會的關鍵因素,具有革命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的宣布標誌著如今中國革命(1949年-至今)已抵達了自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階段了。同時這也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超越和克服了蘇聯失敗的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實踐,而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純正馬克思主義了。
本小冊子匯集的是在2024年作家有關香港如何進行改革,以實現「新質生產力」的初始階段的重要思索。中國正在面對的內部大障礙是壟斷香港上層建築(政治,法律,宗教,教育,媒體,文化,思想等意識形態)和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生產樣式;資本主義在此所謂「生產」只意味著剩餘價值的生產,而非等於人類自然需要的勞動,生產活動本身)的「香港既得利益勢力」。於是,香港改革同時也必須是「破除利益固化藩籬,解決深層次矛盾」的道路。
理解「新質生產力」的概念至少需要三個環節:
1. 「唯物史觀」:
為瞭解決使我苦惱的疑問,我寫的第一部著作是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性的分析,這部著作的導言曾發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鑒》上。我的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果:法的關係正像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係,這種物質的生活關係的總和,黑格爾按照18世紀的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先例,概括為「市民社會」,而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我在巴黎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後來因基佐先生下令驅逐移居布魯塞爾,在那裡繼續進行研究。我所得到的、並且一經得到就用於指導我的研究工作的總的結果,可以簡要地表述如下: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竪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這只是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借以意識到這個衝突併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的形式。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現存衝突中去解釋。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後一個對抗形式,這裡所說的對抗,不是指個人的對抗,而是指從個人的社會生活條件中生長出來的對抗;但是,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胎胞里發展的生產力,同時又創造著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因此,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就以這種社會形態而告終。 - 馬克思
2. 「新質生產力」官方定義:
總書記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在此期間召開的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相互關聯,信號鮮明、意涵豐富—積極發展、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帶動新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
新質生產力有別於傳統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依靠創新驅動是其中關鍵。
從經濟學角度看,新質生產力代表一種生產力的躍遷。它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高效能、高質量,區別於依靠大量資源投入、高度消耗資源能源的生產力發展方式,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
總書記強調,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
3. 中國目前成功發展中的最先進技術/產業:
量子計算的發展: 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成為這一新興領域的世界領先者。2020 年,中國科學家開發了 「九章 」量子處理器。量子處理器,在解決複雜問題方面超越了傳統電腦,實現了 「量子優勢」。這項突破有可能徹底改變一系列行業,從密碼學到人工智能等各行各業。量子計算有望執行計算,而這些計算將用於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中國政府在這一領域的投資和承諾將確保量子計算領域的領先地位。
高速列車: 中國以其高速鐵路網絡而聞名,是世界上覆蓋範圍最廣、最先進的高速鐵路網絡。這個網路於 2000 年代初啟用,為中國的交通運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乘客可以最高 350 km/h 的速度乘車。中國的高速鐵路網大幅縮短了主要城市之間的交通時間,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促進了貿易。此外,這個環保的運輸系統也有助於減少交通壅塞和溫室氣體排放。
5G 技術: 中國一直是 5G 技術發展的領導者。華為和中興等公司一直走在創新的前列,為高速連接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設施。由於 5G 技術能夠支援物聯網 (IoT) 和其他先進服務,因此有望改變從醫療保健到製造業等整個行業。中國已經建立了強大且廣泛的 5G 網路,並將自己定位為這項技術的全球領導者。
太陽能:中國在太陽能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生產國和消費國。大規模太陽能園區的建立,如騰格里沙漠太陽能園區,強調了中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承諾。這些措施使中國減少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改善了空氣質量,實現了減排目標。中國在太陽能領域的拓展也推動了全球太陽能技術的創新。
人工智能 (AI): 中國已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專注於從面部識別到工業自動化的實際應用。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中國公司正大力投資人工智能,開發先進的技術和創新的解決方案。人工智能在中國的應用正在改變醫療、教育和交通等領域,提高效率並為人們提供新的服務。在這一領域的持續投資和發展確保了中國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保持領先地位。
電子商務: 在阿里巴巴和 JD.com 等巨頭的帶動下,電子商務在中國蓬勃發展。這些市場領導者徹底改變了中國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方式,提供了人性化的平台和超快的配送服務。中國電子商務的成功歸功於其先進的物流基礎設施和移動支付的大規模應用。這個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為國內外的中小型企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太空計劃: 中國在太空計畫中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進展,其中最突出的任務包括將月球車送上月球的嫦娥號,以及將探測器送上火星的天文號。這些中國的太空計劃不僅展示了其技術能力,還激勵了新一代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中國的太空探索為全球對太空的認識作出了重大貢獻。
大眾運輸網路: 中國在大眾運輸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令人羨慕。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廣泛的地鐵網絡是高效和現代化的典範。這些網路顯著改善了城市流動性,減少了交通壅塞。對大眾運輸的投資不僅便利了數百萬人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減少了碳排放,改善了中國城市的空氣品質。
區塊鏈技術: 中國一直走在區塊鏈技術開發和實施的前列。在政府的支持下,眾多中國公司已經開發了從供應鏈管理到金融服務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區塊鏈在中國的發展推動了各行各業的透明度和效率,並使中國成為這一新興技術的領導者。區塊鏈的創新也為全球貿易和投資開拓了新的機遇。
面部識別技術: 中國在面部識別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應用範圍從公共安全到個性化客戶服務。該技術已被整合到監控,移動支付和門禁系統,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這項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既引起了讚嘆,也引起了關注,凸顯了創新與隱私之間的微妙平衡。儘管存在爭議,人臉辨識仍是中國科技最先進的領域之一。
總之,「新質生產力」是依據「唯物史觀」從「中國目前成功發展中的最先進技術/產業」中歸納和演繹出來的概念/結論。「中國目前成功發展中的最先進技術/產業」則是「具體情況」,「中國特色」,「固有性」所在。也就是「唯物史觀」所指的革新的「物質條件」。中國未來全面發展起來的「新質生產力」必定會從「中國目前成功發展中的最先進技術/產業」上演變出來的。
Ryota Nakanishi is a Hong Kong writer and intelligence analyst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a primary focus on Hong Kong, China since 2017.
Books:A STUDY OF THE THREE ACT STRUCTURE: THE WIZARD OF OZ, CITIZEN KANE, CASABLANCA, CHINATOWN (2021); MARXIST FILM AESTHETICS : HEGEL, MARX, ENGELS, LENIN, TROTSKY, EISENSTEIN (in Chinese, 2022); DIALECTIC OF NOVEL-SCRIPT-FILM ADAPTATION: VIY, MOTHER JOAN OF THE ANGELS, VAMPIR-CUADECUC, THE EXORCIST III, RESIDENT EVIL (2023) ; BOHACHI POLICE STORY (in Chinese, 2024) ;THE TRUE MASTERMINDS OF THE ANTI-EXTRADITION LAW AMENDMENT BILL MOVEMENT (in Chinese, 2024) ; IN DEFENSE OF ISRAEL, JEWS AND HISTORY (in Chinese, 2024);THE THEORY OF HONG KONG'S REFORM WITHIN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ND PURE MARXISM THAT DEVELOP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Chines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