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娟娟
「如果你花了很多功夫,用心教養孩子,但孩子成年後,卻發展得不是很好,像是,沉迷網路、荒廢學業、不升學、不就業、直接躺平,你會如何呢?」 問我問題的人,有著年輕的面孔,看起來像個大學生,或剛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 我想了一下,說:「我應該會感到有些失望,還蠻擔心的吧!」 「為什麼呢?」 「畢竟,我是如此用心栽培孩子,也花費了許多心思。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我難免會失望,甚至感到挫折。 可是,我知道不論失望、擔心或挫折,都是我自己的,我要自己去承擔。 所以,我會提醒自己,得自己去消化與安頓這些情緒,而不是把不舒服的感覺,轉嫁到孩子身上,要求他一定要配合我的期待。」 「那你能接受你的孩子,不符合你的期待嗎?」年輕人繼續問。 「打從孩子一出生,我就告訴自己,孩子不必依照我的期待活。所以,我願意接納他本來的樣子,儘管那個樣子不是我喜歡的,我都願意去接受。」 然而,這其實很難;因為,有期待就會有失望。 不過,生養孩子,本來就不是用來滿足父母的期待的。」 年輕人問:「那麼,你還會願意關心他、要求他嗎?」 「我依然會努力和孩子溝通,試著去理解他的想法,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