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凡四教雖然不是佛經,但我們要敬重讚美。本世紀初,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畢生致力於弘揚淨土宗法,監督印刷數百萬冊。他不僅不斷地提倡這本書,而且還研究它,實踐它所教的和講的。
十六世紀的中國,袁遼番先生寫了遼番四課,希望能教給他的兒子袁天啟,如何認識命運的真面目,分辨善惡,改正錯誤。並行善。它還提供了實踐善行和培養美德和謙卑的好處的活生生的證據。袁遼凡先生講述自己改變命運的經歷,是他教誨的體現。
這本書的書名是《遼凡四課》。 “遼”是理解和覺醒的意思。 “梵”是指如果不是佛、菩薩、羅漢等聖人,就是凡夫。所以,“聊範”就是要明白,做一個普通人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出類拔萃。當不道德的念頭生起時,我們需要逐漸消除它們。
本書共有四課或四章。第一課展示瞭如何創造命運。第二課說明改革的方法。第三個揭示了修行善的方法。第四部分揭示了謙卑美德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