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文文化

· · · · ·
Latest release: May 1, 2015
Series
73
Books
學校社會工作實務: 麗文文化012
Book 12·Aug 2012
0.0
·
全球已有超過30 個國家,2 萬多名學校社工師投入協助學生問題的解決,目標是協助學生、家庭、學校與社區排除受教育障礙,以提升學生的成功學習經驗(Huxtable and Blyth, 2002)。英國早在19 世紀末就運用教育社會工作(education social work)來協助學生就學問題。1992 年全英國教育福利專員約有5,500 位,其服務對象有73% 是中輟學生(Blyth and Cooper, 2002)。美國則是當代學校社會工作發展的鼻祖。瑞典總計有1,500 位學校社工師,平均每6 千人口就有一位。芬蘭到了1993 年,計有93 個鄉鎮市220 位學校社工師,另有80 位學校社工師受雇於職業訓練機構中。丹麥約有50 位學校社工師。挪威也聘有80 人。匈牙利也有100 位。德國各邦制度不同,西柏林一地就有1,000 位學校社工師或社會教師,諾罕─威士特法連(Nordrhein-Westfalen)也聘有1,500 人,黑森(Hessen)則聘有300 位。與德國在地理位置、政治文化相似,也有推展學校社會工作制度的國家,包括匈牙利、波蘭、愛沙尼亞、立陶宛、奧地利以及斯洛伐克等6 個國家。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就聘有400 位學校社工師,亞伯他省也聘有50 位。香港有亞洲最先進的學校社會工作制度,到了1979 年正式納入政府政策,目前每1千位學生就有1 位學校社工師。韓國也有學校社會工作制度。迦納(Ghana)這個非洲國家也受到美國影響,聘有400 位學校社會工作人員(Huxtable, 1998)。本章以美國、臺灣為例,介紹學校社會工作的發展史。
傳媒公共性與市場: 麗文文化020
Book 20·Dec 2012
0.0
·
「傳媒」的意思淺顯明白,假使繞開抽象的解釋,出以生活化的具體語言,逐次指涉,主要就是指書報雜誌、收音機、電視、電影,以及網際網路(互聯網)。手機與(平板)電腦是終端接收設備,是製造業所生產的商品,不是本書所說的傳媒。對於這些問世時程有別,社會效能不同的傳媒,各國政府介入規範的程度,又不相等。即便在號稱匯流、全球自由化的現在,無線廣電執照的所有權人在一般稱之為相當自由化的美國,還是受到嚴格的管制:外國人控股必須低於25% 。這裡,就有一項值得研究的問題。何以美國政府聽任外國人購買其汽車廠、電影公司,但不容許外國人購買無線廣電公司,這是落伍的作法,早晚要調整嗎?美國作此規範,不是著眼於「硬體」,不是禁止外國人擁有收音機或電視機的製造公司,收音機或電視機傳載的「內容」,才真正是備受注意的規範對象。但假使廣電「內容」要受這個規範,除了國籍考量,再沒有其他因素嗎?甚至,國籍以外的因素,不能是同等或更重要的規範理由嗎?再者,同樣是傳媒所負載的「內容」,何以美國人對無線廣電的「內容」有更高的規範力度,報章雜誌與電影或有線及衛星頻道不也負載「內容」,何以美國及他國,對於後面這些傳媒的產權與內容,規範少些?這些,以及其他更多的相關提問,就是本書各章所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