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應用程式是一個實用的教育項目,專注於演示如何使用連接的後端系統在行動裝置上有效追蹤和可視化業務趨勢。它展示了一種通用架構,其中 Web 框架 (Flask) 處理資料管理和分析,而行動應用程式(Android,特別是使用 Jetpack Compose)則使用此資訊並將其呈現給最終用戶。
以下更詳細地介紹了學習目標和組件之間的交互作用:
I. 後端(Flask)作為數據和分析引擎:
1. 資料管理:Flask 後端負責利用資料庫(本例中為 SQLite)儲存和組織關鍵業務數據,例如產品詳細資訊和銷售交易。這將教授使用 Flask-SQLAlchemy 的基本資料庫互動和資料建模概念。
2. API 開發:一個關鍵的學習面向是 RESTful API 的開發。
一個。 /api/dashboard 端點示範如何處理原始資料、執行分析計算(例如銷售趨勢、預測和產品效能),然後將此資訊建構成標準化 JSON 格式,以便其他應用程式輕鬆使用。這突顯了 API 設計和資料序列化的原則。
b. /api/navigation 端點說明了 API 如何提供元資料來驅動前端應用程式的使用者介面,從而使應用程式在後端更加動態和可配置。
3. 後端邏輯:Flask 路由中的 Python 程式碼顯示如何實現業務邏輯,例如記錄銷售、更新庫存以及使用 pandas 和 scikit-learn 等函式庫執行基本資料分析。
二.用於可視化的前端 (Android Jetpack Compose):
1. API 使用:Android 端的主要學習目標是了解如何向後端 API 發出網路請求、接收 JSON 回應並將這些資料解析為 Android 應用程式中的可用物件。像 Retrofit 或 Volley(Java/Kotlin 中)這樣的函式庫通常用於此目的。
2. 資料表示:DrawerItem 程式碼片段顯示 Android 應用程式將有一個導航抽屜。然後,從 /api/dashboard 端點接收的資料將用於填充 Android 應用程式內的不同螢幕或 UI 元件,以使用者友好的方式視覺化業務分析(例如圖表、圖形、清單)。 Jetpack Compose 提供了一個現代的聲明式 UI 框架來建立這些動態介面。
3. 動態 UI:/api/navigation 端點的潛在用途強調後端如何影響行動應用程式導覽的結構和內容,允許更新或更改應用程式的選單,而無需發布新的應用程式。
三.主要目標:追蹤行動業務趨勢:
整體教育目標是展現完整的工作流程:
資料採集:如何收集業務資料並將其儲存在後端系統上。
數據分析:如何處理和分析這些原始數據以識別有意義的趨勢和見解。
API 交付:如何透過定義明確的 API 來公開這些見解。
行動視覺化:行動應用程式如何使用此 API 並以清晰且可操作的格式向用戶呈現業務趨勢,使他們能夠直接從行動裝置監控效能並做出明智的決策。
該專案提供了對構建用於商業智慧和數據驅動決策的互聯行動應用程式所涉及的原理的基本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