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畫 中國美術電影發展史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eBook
261
페이지

eBook 정보

本書記述了從1926年中國第一部短篇動畫開始,至198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30週年的故事。在這段時期,中國動畫從附屬於電影製作之下的分支到獨立成為一個專門,創作內容包羅了從神話、民間故事、兒童到政治;技術上經歷了賽璐璐、人偶、剪紙、水墨等形式的嘗試,在藝術探索的路上孜孜不倦地前進,大膽創新,氣象萬千,在國內外也廣受讚譽。 接原著之後,編者盧子英更在中文版增添新的篇章,補充了自1980年代末至近年,六個與中國動畫業界關係密切的活動。這幾個活動,中國動畫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都參與其中,反映中國內地與日本、香港動畫圈的緊密扣連,亦看到內地的動畫藝術家在千禧年前,如何積極地拓展與境外地區的聯繫,讓讀者從中對中國動畫發展有更深的了解。

저자 정보

小野耕世 1939年生於東京,兒時浸淫在外國漫畫世界中,國際基督教大學畢業,在NHK電視台負責英語會話等。之後環遊世界,研究動畫、漫畫,活躍於作家、電影及漫畫評論家的工作。1974年製作了電影《Carol》。1987年5月,乘坐熱氣球橫渡中國長江。 主要著作有《バットマンになりたい》(想成為蝙蝠俠,晶文社)、《銀河連邦のクリスマス》(銀河聯邦的聖誕樹,晶文社)、《いまアジアが面白い》(現在亞洲很有趣,晶文社)、《ドナルド・ダックの世界像》(唐老鴨的世界觀,中公新書)、《マンガがバイブル》(漫畫是聖經,新潮社)等等共20多冊,以世界各地漫畫、動畫及電影研究為主。他亦為超過30冊歐美知名漫畫作品擔任日文版翻譯,包括Tintin及DC、Marvel的英雄漫畫系列。近年在半退休狀態,間中擔任京都大學客席教授,亦不忘發掘可以進行寫作及研究的動漫題材。 編者簡介―― 盧子英 資深創作人,早於1970年代末開始進行獨立動畫及短片創作,作品超過20部,獲獎無數,並已被收藏於香港電影資料館及M+。從1980年代至今,活躍於動畫評論及香港普及文化研究,發表大量動漫畫及相關文字,亦先後擔任多間院校的動畫教授。近年主力推動香港創意產業,策劃展覽及出版。主要著作包括《香港電影海報選錄》、《香港動畫有段古》及《動漫摘星錄》等。 譯者簡介―― 馬宋芝 日本東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歷史系碩士,在香港曾任日本跨國企業翻譯、香港嶺南大學日語課程兼任講師、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日語講師。主要譯作有《香港大視野》、《腦的結構與科學化學習法》、《如何在家中提升子女的學習能力》、《100個小遊戲教出健康又活潑的BB》、《100個10元科學大實驗》及《5分鐘活腦法》等。

이 eBook 평가

의견을 알려주세요.

읽기 정보

스마트폰 및 태블릿
AndroidiPad/iPhoneGoogle Play 북 앱을 설치하세요. 계정과 자동으로 동기화되어 어디서나 온라인 또는 오프라인으로 책을 읽을 수 있습니다.
노트북 및 컴퓨터
컴퓨터의 웹브라우저를 사용하여 Google Play에서 구매한 오디오북을 들을 수 있습니다.
eReader 및 기타 기기
Kobo eReader 등의 eBook 리더기에서 읽으려면 파일을 다운로드하여 기기로 전송해야 합니다. 지원되는 eBook 리더기로 파일을 전송하려면 고객센터에서 자세한 안내를 따르세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