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民俗學的鼓吹與經營

· 民俗與民間文學叢書 第 8 冊 ·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電子書
432
頁數

關於這本電子書

▍著重探討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學科創立與學術轉型,及其派生的宣傳策略及學術論爭。

早期民俗學者在極其艱苦的物質和人事條件下,為理想而奔波,憑熱情而工作,為經費而鬥爭,但最終還是因學術論爭、人事矛盾而分道揚鑣。中國現代民俗學的學科創設、學術轉型,以及中道沒落,涉及到胡適、魯迅、周作人、顧頡剛、傅斯年、鍾敬文、容肇祖、董作賓、劉半農、辛樹幟、史祿國、江紹原、楊成志等中國現代學術史上一大批著名學者。本書企圖勾勒出早期民俗學者的個性特徵,儘量還原他們所處的學術生態,通過歷史書寫,指出學者的個性特徵對於其學術事業的可能影響。他們的個性風格與學術分歧在特定學術制度下的不同展現,折射出中國現代學術發展史上具有意義的突出典範。

關於作者

施愛東

1968年生於江西省石城縣,理學學士,文學碩士、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故事學、謠言學、民俗學學術史。代表性論著主要有《中國龍的發明——16-19世紀的龍政治與中國形象》、《中國現代民俗學檢討》等,主編有《作為實驗的田野研究》、《走向新範式的中國民俗學》等。代表性論文主要有〈疊加單元:史詩可持續發展的結構機制〉、〈故事的無序生長及其最優策略〉、〈孟姜女故事的穩定性與自由度〉、〈末日謠言的蝴蝶效應及其傳播動力〉、〈災難謠言的形態學分析〉、〈英雄殺嫂〉等。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請分享你的寶貴意見。

閱讀資訊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請安裝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手提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絡瀏覽器聆聽在 Google Play 上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等電子墨水裝置上閱覽書籍,你需要下載檔案並傳輸到你的裝置。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指示,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書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