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央3月號/2024 第183期

· 中央通訊社
Ebook
124
Pages

About this ebook

現在就是未來 機器人走進你我生活

做菜、泡咖啡、掃地、丟垃圾的不再是人類,而是一個個的人形機器人。這不是幻想,而是現在進行式。

伴隨工作、生活以及休閒娛樂的寵物機器人,正走入孤獨的日本社會,提供情感支持,扮演朋友和家人的角色。

機器人應用場景比多數人想像的更多且更早實現。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執行長普萊特(Robert Playter)預估,機器人將在10到20年內進駐一般民眾家庭。

也難怪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說:「這(機器人)是比電動車更大的一盤棋。」

國際機器人聯盟推估,機器人相關產業包括工業控制、智慧自動化等,2026年產值將達740億美元,未來五年成長速度將達兩倍,年產值將超越個人電腦、筆電的總和,達到2,500億美元。

封面故事〈機器人當家〉從萌感有體溫的機器人談起,看日本的溫暖科技如何填補人類被認可的渴望、中國積極打造機器人創新體系、韓國修法解決外送機器人上街難題、美國機器警犬引發監控疑慮等;而在台灣,機器人正走進餐廳、醫療與農業各領域,甚至還能辨識果實成熟度。(詳見30頁)

全球城市每年產生的垃圾達20億噸,如果把這個數字形象化,可以填滿80萬個標準游泳池。面對垃圾處理難題,已開發國家紛紛將塑膠垃圾、生活廢棄物塞給非洲,曾經的「黑暗大陸」變成了「垃圾大陸」。

如今,綠色環保已成主流,美國正反思如何將垃圾化為寶貝,原本敬謝不敏的垃圾清運,搖身一變成為龐大商機的新藍海。歐盟積極立法因應電子垃圾問題,從廢棄回收系統,一路往前推到要求產品設計永續,並統一充電規格。

專題〈垃圾去哪裡〉帶你了解非洲慘淪世界垃圾場、菲律賓海洋垃圾氾濫成災、日本富士山變垃圾山、新加坡如何建設垃圾伊甸園、美國押寶綠色經濟、歐盟向電子垃圾宣戰、法國廢太陽能板回收革命、德國力甩包裝垃圾製造大國汙名等。(詳見68頁)

本期〈看世界〉搭乘穿越時空的鐵道列車,首站到英國看百輛火車頭訴說鐵道史,再來探索德國鐵道濫觴與風華、復古風十足的舊金山纜車、看盡人生百態的紐約地鐵、趣味體驗日本鐵道文化、見證動盪歷史的北京鐵道博物館、沉浸感受上海「潛盾機」施工以及華麗轉身的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詳見6頁)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