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時期的翻譯文學

· 秀威出版
1.0
1 則評論
電子書
384
頁數

關於這本電子書

本書《五四時期的翻譯文學》對五四時期的翻譯文學既有宏觀把握,也有微觀透視,呈現出歷史原生態,梳理出翻譯文學由近代跨進現代的發展脈絡。本書從第一手資料出發,呈現出五四時期翻譯文學的原生態,澄清了一些史實,如易卜生戲劇在中國大陸的初演時間等,也見得出翻譯文學由近代跨進現代的發展脈絡。 五四時期翻譯文學蔚為大觀,不僅其本身成為文學園地的豔麗新景,而且給中國新文學的迅速崛起提供了重要參照,新文學文體的建立、語體的成熟和表現空間的拓展,都離不開翻譯文學的滋養。舉凡五四時期重要的報刊,很少有不刊登翻譯作品的。那時,《新青年》創刊伊始,就注意譯介外國文學作品,文體有小說、戲劇、詩歌、童話、理論與批評等。綜合性刊物,翻譯文學都占有一席之地,至於文藝性雜誌與報紙副刊,翻譯文學更是占有大量篇幅。出版機構也成為翻譯文學的重要園地,推出叢書演成風氣。 本書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論及翻譯的價值、翻譯的主體、翻譯的選擇、翻譯的方法和翻譯的效應。其後第二章談〈泰戈爾熱〉、第三章談〈日本文學翻譯〉、第四章談〈易卜生熱〉、第五章談〈兒童文學翻譯〉、第六章談〈俄羅斯文學翻譯〉。【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評分和評論

1.0
1 則評論

關於作者

 張中良,筆名秦弓,男,1955年2月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先後畢業於吉林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91年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現代文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出版個人著作《藝術與性》、《覺醒與掙扎──20世紀初中日「人的文學」比較》、《中國人的德行》、《荊棘上的生命》、《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小說?事》、《瞧,那醜陋的人》等6種,合著《中國現代雜文史》、《中華文學發展史》等3種,譯著《「人」與「鬼」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請分享你的寶貴意見。

閱讀資訊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請安裝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手提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絡瀏覽器聆聽在 Google Play 上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等電子墨水裝置上閱覽書籍,你需要下載檔案並傳輸到你的裝置。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指示,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書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