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透過探討自律市場、文化與文明概念的演變、專業與公民身分的關係、清帝國的早期現代統治理性、台灣民間神明信仰的現代性、中小企業的彈性生產網絡、中國的天朝主義⋯⋯等政治、經濟與文化三大面向,重新定位台灣的現代性經驗,並與西方的發展進行交互比較。
採取交互比較的方法,可避免以本質化的方式把現代性理解為某些特徵;引進相互連結的歷史考察,則可彰顯現代性本身所內含的異質性,皆有助於開展出超越既有多元現代性的另一種研究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