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中國歷史中的誣告往事

· Qian hua zhu ke ji chu ban you xian gong si
5.0
1 review
Ebook
192
Pages

About this ebook

�中國古代時有位半瓶子醋的畫家,最擅長的就是畫鬼。若叫他畫上一副風景畫或是人物素描,他衹能端著筆作痛苦狀。他畫的鬼在當時被稱為一絕,即使是膽子最小的閨中少婦也會買一張鬼圖來欣賞。這位畫家臨死前,也希望他的兒子繼承自己的衣缽,繼續畫鬼。他的兒子不想畫,他就對他的兒子說,你小子懂個屁,世間上最容易做到的事就是無中生有,大家都沒有見到的東西是最容易讓大家著迷和相信的。我把他的這段話放在了誣陷這一歷史事實上,突然發現,二者幾乎是驚人的異曲同工。


翻開二十四史,誣陷的嘴臉與血淋淋的現實讓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說,他們往往以無中生有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誣陷別人的記錄。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誣陷,誣陷者之所以要犯下這不為人恥的行為,就是因為其中藏著利益。這種利益包括富貴榮華,有時候還有生命。為了這些,誣陷者會毫不猶豫地拋棄掉道德規范,來對別人進行誣陷。整個中國的誣陷史的基調無非如此。


在我看來,誣陷就是扯淡。把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東西說得有聲有色,有理有據,讓接收者不得不相信。這些人都是編故事的行家,扯淡起來,如果你不相信,那你就真是冥頑不靈。所以,歷史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誣陷最終都能成功。因為他所編造的已經不是簡單的文章了,而是一個饒有趣味的小故事。


誣陷者大抵都是聰明之輩,他們能觀察接收者的情態以及心理動態,然後趁勢而入,或者以歪曲事實的方法進行誣陷,比如漢景帝誣陷周亞夫,魏忠賢的誣陷能事。但歪曲事實畢竟還有事實在,有些誣陷者或者認為這很麻煩,於是干脆就憑空捏造,這種方法之所以好用,是因為根本不需要準備什麼,衹需要一張嘴,所有證據就全來了。但是,不是所有的誣陷者都事前有所策劃,有的人一見到自己的“仇人”倒霉了,他立即趕上來,以誣陷踩上一腳,我們稱這種行為為落井下石。但是,不是沒有誣陷者都能得到這種好機會,也不是每個接收者都不去調查就聽信了誣陷者的信口雌黃。所以,誣陷者又發揮聰明,既不憑空捏造,也不歪曲事實,而是在事實的基礎上向不好的方向放大,這種把事實故意放大的藝術在歷史上被稱為危言聳聽。可是,有的接收者不會被這種迷渾湯給灌倒,誣陷者再次創新,那就是在事實的基礎上斷章取義,蘇軾就中了這種毒,在中國文字獄史上,所有的誣告全是這種方式。然而,誣陷者中也有品質相當差的,他們不歪曲事實,也不斷章取義,也不憑空捏造,而是采用了潑婦罵街的手法對別人進行潑臟水。這種方法被許多誣陷者奉為至寶,因為不但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還能一發胸中怨氣。


在這些誣陷技術手段的支持下,所有誣陷者都能在自己的領域成就一番誣陷事業。那麼,為什麼,這些人都能很輕鬆地得到成功呢?關鍵還是在接收者,帝王那裡。古代帝王的信息來源無非是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別人傳輸給他的信息,另一種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信息。誣陷者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這些聰明的人往往能猜測到接收者在琢磨什麼信息,然後立即投其所思,誣陷事,無所不成。


誣陷是惡劣的,夸張一點說,簡直就不是人所能做出來的事情。但這並不是說,中國古代的那些誣陷者們不是人,他們的確有血有肉,衹是因為在特定的制度與不可失去的利益面前,喪失了頭腦,在加上執行這些制度的人無心或有意的“幫忙”,所以才成就了一大部中國古代誣陷史。


而想要終止這一歷史,除了制度上的人性化與理性化外,還需要對這段大部頭的歷史做一番研究,以求找到破解誣陷的秘笈,讓天下所有的誣陷者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無處藏身,無所施展其技。這才是本書之所以列舉了那麼多誣陷者丑惡嘴臉的真正目的。

Ratings and reviews

5.0
1 review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