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2022/12月號 363期

·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
152

关于此电子书

本期主題:守護文化資產

------

《文化資產保護法》總則第1條:「為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特制定本法。」揭示了法規目的。管理機關須善盡保存、修復及管理維護文化資產的職責,然而,近期發生了什麼事?


9月起,鹿港龍山寺整體修護專案計畫暨彩繪修護,引起激烈議論,10月17日經文化部長李永得指示下,彩繪修護工程暫停施作。10月27、28日,臺北故宮連環爆,重要寄存蘭千山館文物不再續約、典藏清代官窯瓷器破損。新聞延燒。臺北故宮就瓷器破損事件,陸續發出回應,近期將全面公開歷年文物狀況及修護紀錄,11月3日公布行政懲處結果。


從龍山寺彩繪、故宮蘭千山館、故宮破瓷事件中進行檢討省思,文資本身的藝術性及重要性不可置外,他山之石的國際案例當可為鑑。今日吾輩生長於斯,對於承載著共同歷史記憶的文化資產,自當傳承之、愛惜之、守護之,也才可能談到建構屬於我們自身的文化主體性。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20 守護文化資產+1 把事做好,就是無限|藍玉琦


◎ Note 藝文

26 藝訊板塊|編輯部


◎ Special Report 專題

30 守護文化資產|編輯部

32 複雜的真相──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彩繪修護事件|葉舜瑜

42 由國定古蹟鹿港龍山寺修復 談文資法條的漏洞與現有的罰則|蕭文杰

48 他山之石──日本文化財保護|李孟學

54 導言:蘭千山館文物寄存事件之始仍未末──讓博物館心臟更強健,更有靈魂|藍玉琦

56 蘭千故宮緣──記「蘭千山館」寄存文物對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意義|劉宇珍

66 不在乎天長地久 只在乎曾經擁有?──由國際案例看蘭千山館寄存|黃心蓉

72 故宮典藏瓷器損傷,文物管理體檢|江采蘋

78 風口浪尖,破瓷價值知多少|江采蘋


◎ Season 時令

82 冬至|江采蘋


◎ Exhibition 展覽

84 行雲流墨──一部巴黎的中國20世紀美術史|王維

92 明清之美──大和文華館「15至20世紀的中國美術」特展|都甲さやか


◎ Extension 迴響

98 從布塔紋到佩斯利紋──19世紀初席捲歐洲仕女的喀什米爾披肩|黃韻如


◎ Connoisseurship 鑑賞

104 唐國來風──淺談江戶時期日本對唐寅的理解和接受|唐寧


◎ Calligraphy 書品

112 盡態極妍:祝允明《書陶淵明閑情賦》|何炎泉


◎ Events 動態

116 袖珍而完美──埃斯卡納齊策展50週年誌慶|林逸欣

120 私藏不藏私,張大千書畫爍古燦今──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爍古燦今—張大千書畫特展」|藍玉琦


◎ Forum 論壇

124 重返現場──時空背景如何影響審美視角與藝術創作|丁怡文


◎ Reading 開卷

126 交流與跨界,如何形塑中國美術史的新樣貌──賴毓芝《跨界的中國美術史》|賴毓芝


◎ Cover Report 封面

130 偉哉此松岡──讀唐寅〈松岡圖〉|黃朋

136 名家名作主打──北京保利2022秋拍,中國書畫陣容強大|北京保利


◎ Auction 拍賣

138 紫檀博古圖座屏蘇富比居首.黃花梨鷹架邦瀚斯摘冠──倫敦亞洲藝術週成績單|編輯部

142 木雕彩繪漆金觀音像奪魁──巴黎邦瀚斯Rousset家族珍藏亞洲藝術「鑑藏百年」圓滿收官|編輯部

143 青花大盤與黃花梨家具亮眼──倫敦蘇富比再獻何鴻卿收藏|編輯部


◎ Calendar 展訊

144 本月展訊|編輯部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