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視角下的一帶一路:臺灣與東南亞的戰略抉擇與制度競逐

· 新.座標 Livro 48 · 獨立作家-新銳文創
E-book
590
Páginas

Sobre este e-book

中美戰略競爭加劇、印太秩序重組,

中國「一帶一路」已成為國際關係研究的核心議題。

小國如何在地緣夾縫中展現能動性?

印太視角下的新南向政策又應如何調整自我定位?

----

中國的一帶一路已超越經貿合作,逐漸成為中國制度輸出與規則塑造的平臺;美日則以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印太經濟繁榮架構(IPEF)、藍點網絡等機制抗衡,形塑制度重疊的競爭格局。在此情境下,臺灣戰略處境更趨複雜:中國國企成為「企業汗國」與「制度代理人」,透過基建滲透建立準主權空間;美國則以互惠關稅與供應鏈重組鎖定半導體與高科技,兩股力量形成結構性夾擊,壓縮臺灣的迴旋空間。

面對挑戰,本書強調新南向政策應被定位為「制度外交」。臺灣不應僅著眼市場,而需在公共治理、教育合作、數位規範與綠色轉型等領域,透過規則共構與跨國網絡治理,將有限硬實力轉化為制度影響力,並修正傳統小國理論的侷限。作為比較研究,書中選取四國案例:菲律賓透過國際法與民意動員展現制度韌性;馬來西亞以華人社群與靈活談判維護自主;柬埔寨在強人統治下加深對中依賴,卻面臨債務風險與治理掏空;寮國作為內陸國家,努力朝向「陸聯國家」願景推動基建,但承受債務與主權代價。這些差異化回應,突顯「制度滲透—制度調適」的張力,也為臺灣南向政策設計提供借鑑。

綜合而言,本書提出「制度能動性×策略多元性」框架,展示小國如何在制度排除與結構壓力下,藉由規則共構與制度創新創造超越規模的影響力。對臺灣而言,新南向政策的價值不在經貿延伸,而在於制度參與以及規範輸出,藉此在中美夾擊間開創外交能動性。本書結合理論與實務,為理解印太格局下的小國策略與制度競逐,提供新的分析視野。

Saiba mais

Sobre o autor

現任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並兼任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曾先後出任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中國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以及新南向與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他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專長領域涵蓋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經濟發展、社會變遷與區域治理動態。

陳教授長期關注中國當代治理模式與地緣戰略布局,特別聚焦於「一帶一路」倡議背後的政策動機與戰略影響、亞投行(AIIB)的制度運作,以及印太戰略與新南向政策在區域秩序中的互動。他同時運用質性與量化方法,深入探討臺資企業與中國地方的經濟連結,以及地方治理與城鄉差異等議題,展現跨領域的研究深度與多樣性。

他致力於將淡江大學中國研究基地發展為亞太重要交流樞紐,推動跨國合作與人才培育,並主持《淡江國際與區域研究季刊》,提升研究成果的學術影響力與國際能見度,也受邀擔任中國問題グローバル研究所(GRICI)的研究員,同時活躍於國內外學術論壇與公共討論,結合理論建構與政策分析,拓展學生與社會大眾的視野。

Avaliar este e-book

Diga o que você achou

Informações de leitura

Smartphones e tablets
Instale o app Google Play Livros para Android e iPad/iPhone. Ele sincroniza automaticamente com sua conta e permite ler on-line ou off-line, o que você preferir.
Laptops e computadores
Você pode ouvir audiolivros comprados no Google Play usando o navegador da Web do seu computador.
eReaders e outros dispositivos
Para ler em dispositivos de e-ink como os e-readers Kobo, é necessário fazer o download e transferir um arquivo para o aparelho. Siga as instruções detalhadas da Central de Ajuda se quiser transferir arquivos para os e-readers compatíve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