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下)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672
Pages

About this ebook

墨子用心篤厚,勇於振世救蔽,兼愛貴義興利天下。   《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一般認為該書為墨子、墨子弟子及墨家後學門人的共同記錄,是研究墨家思想最重要的著作,包含了墨子學說理論以及其與弟子、時人的言行對話。   韓非子曾說「世之顯學,儒、墨也」,而孟子也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顯現戰國時期墨家之興盛。墨家影響在漢代逐漸沒落,到清代又再度被重視,除了政治、社會、經濟、教育等思想外,其邏輯思辯與科學理論也是新的研究領域。   時至今日,我們仍可從《墨子》一書窺見不遜於西方古代科學的邏輯、光學、力學、數學等概念,驚訝其思想的豐富與先進,而墨子兼愛、非攻,「摩頂放踵,興利天下」的救世精神,更可為我們面對人類整體存亡問題、解決現代社會亂象提供思路。

About the author

墨子及其弟子與墨家後學◎原著 孫詒讓◎注疏 李賢中◎導讀、題解 【作者簡介】 墨子(西元前468年?∼西元前376年?) 姓墨,名翟,魯國人,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創立墨家學說。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曾周遊各國,廣收弟子,宣揚兼愛、非攻、非樂、非命、節用、節葬、尚賢、尚同等思想,當時墨家之聲勢足以與儒家分庭抗禮。 【注疏者簡介】 孫詒讓(西元1848年9月16日∼西元1908年6月20日) 字仲容,號籀廎,浙江溫州瑞安人。清末著名學者,和俞樾、黃以周合稱「清末三先生」,有「樸學大師」、「三百年絕等雙」的稱譽。一生著書三十五部,其中如《周禮正義》、《契文舉例》、《墨子閒詁》、《名原》、《溫州經籍志》、《籀廎述林》、《尚書駢枝》、《劄迻》等,都是極具分量的學術著作,於經、史、諸子、文獻校勘、古文字等範疇,皆能深入而多所創發。孫氏更因接觸西方先進科學,深感基礎教育之重要,在浙江溫州、處州兩地興辦新式學堂三百多所,對新教育的推廣可謂貢獻卓著。 【導讀、題解者簡介】 李賢中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學歷: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