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雜誌》第27期(民國59年3月): ePub版

· 大學雜誌 第 27 本图书 · 大學雜誌社(華品文創)
电子书
52

关于此电子书

上期馮耀明、甄燊港對何秀煌的批評,引起了不少回響。


洪萬生的〈逃避與承擔一文的商榷〉認為,何秀煌剖析了造成留學生不歸的原因,列舉了很多問題和困難,而馮文則主張留學生應義無反顧,學成一律歸國,洪萬生認為兩人信心可感,但作為嚴謹的批評似不太恰當。


王曉波也寫了〈刺偏了的矛頭〉,對馮甄二位的愛國情懷和對中國苦難的擔當,表示感佩,但認為他們的矛頭是刺錯了對象,因為何秀煌同樣是在指陳臺灣青年缺乏理想,喪失熱情的事實,並很嚴厲地指責這代青年的表現。王曉波指何秀煌是「少數出國而不忘其志」的朋友,與馮甄二位主張的價值,其實並不違背。


本期「名人傳記」有一篇陳鳳翔的〈我所見晚年的左舜生先生〉,憶及前一年(民國58年,1969年)去世的青年黨元老左舜生。民國12年,左舜生和曾慕韓在巴黎創立中國青年黨,一生熱愛國家,堅決反共。晚年居港,除教書外,平時以寫作賣文為生,生活清苦。作者常幫左舜生謄清抄錄文章,也陪他逛書店,對左舜生有很多近距離的觀察。


本期版權頁新添藝術編輯阮義忠。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

继续浏览系列丛书

《大學雜誌》編輯部的更多图书

类似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