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信:心靈的寄託和家族的記憶

· 千華駐科技
Ebook
4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家信》是作者從1927年冬至1930年春間所寫的近200萬字作品之一。這本書共分八個章節,其中包括了第一章的作者簡介,以及後續七個章節的主要內容。這些章節涵蓋了各種主題,如生活、愛情、家庭和社會等。透過這些家信,讀者可以深入地瞭解當時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作者對於這些問題的獨特見解。這些作品及其眾多的詩歌、散文、文學評論和譯著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寶貴的財富。通過閱讀這些作品,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個時期的文學藝術成就,以及作者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家信》中,作者以真誠、溫暖的筆觸,寫下了他與家人之間深情厚愛的感人故事。作者通過文字,表達了對親情、友情、愛情等各種情感的理解和領悟,也融入了對於時代背景和社會生活的思考和觀察。這些家信既是一種家族關係的延伸,也是作者對時代、人生、自我等問題的反思和探尋。

除了獨特的文學價值,這本書還具有歷史和文化意義。《家信》記錄了民國時期午後陽光下的生活場景,展現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和感受。同時,作者也通過對家族史和宗譜的挖掘,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真實、生動的中國家族形象。

正如作者簡介所述,作者不僅在《家信》中表現出出色的文學才華,還涉足了許多其他領域。在《流亡》、《前線》等作品中,作者探討了個人的命運和人性的變幻;在《大海》和《柿園》中,他則著力描繪了自然與人的關係。這些作品各有特色,但都為當時中國的文學藝術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作者通過對家庭生活和家族歷史的描繪,展現了他對於親情的理解和追求,也為讀者提供了一扇瞭解當時中國社會和文化的視窗。如果您想瞭解家族歷史、體味親情溫暖,或者欣賞民國時期的文學佳作,那麼《家信》是不容錯過的精品讀物。

About the author

洪靈菲(1902-1934),現代作家,筆名林曼青、林陰南、李鐵郎等。廣東潮州人。出身貧苦的農民家庭,6 歲開始從事體力勞動,後到廣東高等師範學校讀書,學生時代,積極投身革命運動。大革命失敗後,遭到國民黨的通緝,被迫流亡到新加坡等鄰國。曾參與出版《我們月刊》。1930 年「左聯」成立時,他是七人常委之一。1933 年被國民黨逮捕,洪靈菲被捕後,堅守黨的機密,堅貞不屈。1934年中秋前後,年僅32歲的洪靈菲被槍殺于南京雨花臺。主要作品有《流亡》、《前線》等。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