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預處分與刑事證據

· ·
· 元照出版公司
电子书
498

关于此电子书

出版這本書時,我腦海浮現的,是一幕十幾年前在慕尼黑大學課堂的場景。


我的指導老師——治學嚴謹但也風趣詼諧的Roxin 教授,在其證據禁止研討課程時以一則德國實例作為開場白,案例大要如下:A、B 於夜間侵入C 開設的店,C 發現後在黑暗中以武器還擊,其中一名入侵者受傷後兩人逃逸。後來,警員P 根據C 提供的線索到附近某大醫院查訪,並找到當夜急診室的值班醫師D,但D基於醫療業務秘密之拒絕證言權,拒絕透露傷患就醫資料;鍥而不捨的P,轉而尋求當夜值班護士E 的協助,E 基於同樣理由而予婉拒;P 雖不為難E,但靈機一動表示:醫療人員固然不能洩露病患資料,但陪同隨行者並非病患,透露無妨,E 鬆了一口氣,交出了隨行者B 的個人資料,隨後P 遂按圖索驥找到A 而破案。本案後經檢察官對A、B 兩人提起公訴。


聽到這裡時,來自於「不同國情」的我,一方面腦袋是一頭霧水(德國犯人怎麼會笨到在犯案受傷後還去就醫?還留下真實姓名資料?德國醫生護士怎麼膽敢拒絕警方的要求?…),二方面心理也默默讚嘆德國警察的分寸及機智。沒想到,Roxin 說完案例後提出的問題是:法院應否禁止使用本案的相關就醫資料?更不可思議的是,在座德國同學競相舉手,贊同應該禁止使用,主要理由是:警方的作法實質上規避了醫療拒絕證言的規範目的,使用此種證據將造成傷患者不敢就醫的寒蟬效應。...


作者简介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