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家具,橫跨七萬年的人類生活史,
用嚴謹的史料與趣味故事,補足人類史上被忽略的那三分之一。
在古埃及,金色的床是去往來世的重要樞紐;
莎士比亞時代,床是歡樂社交之處;
二次世界大戰,邱吉爾在被窩裡救了英國。
床,佔去我們生命三分之一的時間,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
卻因被視為私人的隱密空間,
被大多數現代歷史學家與考古學家所忽略。
然而,床的演變、象徵,以及各種床上的活動,
在在反映了人類的生活方式與思想,
乘載著無比豐富的人類社會史。
• 獨立臥室曾是王室與貴族的象徵
• 能在床旁觀賞路易十四的每日起床儀式是無上恩寵
• 維多利亞時期,鋪完一張床要花半小時
• 中國朝臣以嚴謹曆法管理皇帝的性生活,滿月必須與皇后同寢,欽天監會告訴皇帝何時射精才能生出皇子。
• 在中國,孕婦不能在平時睡的床上分娩,而是到專門搭設的產帳或產盧裡。
• 蘇格拉底臨終遺言是:「我欠了藥神一隻雞,記得幫我還。」
本書橫貫古今,跨越中西,
從智人的厚殼桂草床到現代高科技膠囊床,
從桌床到臨終床,
從君主之床到行軍床,
談論床的各種形式、相關配件與保養的演進,臥室空間的轉變,
以及出生、死亡、就寢、歡愛、共眠等各種圍繞著床的活動,
用充滿趣味的故事與考究嚴謹的史料,
一窺人類史上被忽略的那三分之一。
【作者簡介】
布萊恩•費根 Brian Fagan
1936年生於英國。世界知名考古學作家,
費根的著作等身,更有多部著作已在台灣出版,包含《
娜蒂亞•杜拉尼 Nadia Durrani
曾任《世界考古學前沿》(Current World Archaeology)雜誌編輯,
【譯者簡介】
林楸燕
英美文學博士,現職為大學教授,兼職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