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欲之死: Agonie des Eros

· 大塊文化
इ-पुस्तक
96
पृष्ठहरू

यो इ-पुस्तकका बारेमा

愛,需要接受自我否定的勇氣,才能發現他者。

然而,我們生活的社會,愈來愈自戀。

在這個盲目崇拜個人主義、透過科技社交的世界,

是他者被剷除,而非自我。

【特別收錄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的序文】

 

「愛正在崩壞;在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裡,愛卻是不可能的。」

 

哲學家韓炳哲的《愛欲之死》可以說是《倦怠社會》和《透明社會》的延伸,這部關於愛欲的社會病理學作品談的是在「相同者的地獄」裡的人們為什麼失去了愛欲的能力。而其病因就在於「他者性」的消失。──林宏濤/導讀

 

韓炳哲是當今歐洲最廣為閱讀的知名哲學家之一,與馬庫斯‧加布里爾(Markus Gabriel)、阿爾曼‧阿瓦尼斯安(Armen Avanessian)齊名。《愛欲之死》是德國的暢銷書,作者探討在今日社會裡是什麼威脅了愛及欲望。他認為愛需要接受自我否定的勇氣,才能發現他者。在這個盲目崇拜個人主義、透過科技社交的世界,是他者被剷除,而非自我。在當今愈加自戀的社會,我們開始在「相同者地獄」之內尋求愛與欲望。

 

韓炳哲檢視了愛欲的威脅,旁徵博引,提及馮提爾的《驚悚末日》、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傅柯(尖銳批判他對權力的崇尚)、馬丁‧布伯(Martin Buber)、黑格爾、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福樓拜、羅蘭‧巴特、柏拉圖等。韓炳哲深入思考社會的色情化,展示色情如何褻瀆了愛欲;討論資本主義拆毀基本差異的問題,以及在今日「倦怠」社會中的愛欲策略。他主張,對愛麻木,便是對思想本身漸漸無感。

 

本書行文簡潔,卻不乏深入的洞察。《愛欲之死》作為韓炳哲對現代社會一系列進行式的分析,分量與煽動性不可小覷。

 

★我們需要再次創造愛?

 

‧導致愛情危機的,不光在於可以選擇的其他對象太多,更在於他者的消亡。他者消失的現象涵蓋當今所有生活領域,並且伴隨自我日漸嚴重的自戀。

 

‧與他者性相比,差異性是一種肯定性(Positivität)。然而,否定性如今正在消失,無處可見,一切全被整平成為一個消費的對象。

 

‧我們生活的社會,如今愈來愈自戀。性欲(Libido)是首先被投注在自己的主體性上的。自戀不是自愛(Eigenliebe)。自愛的主體為了自己,會與他者明確畫出一條否定的界線。

 

‧反觀自戀的主體,則無法在自己和他者之間清楚界定範圍,與他者之間的界線於是變得模糊。世界只不過是他自身的影子。

 

‧他沒有能力認出他者中的他者性,也沒有能力給予認可。自戀主體唯有能夠認出自己,意義才會存在。他在自己無處不在的影子中翻騰,直到溺死其中。

 

‧憂鬱的功績主體陷入在自己之中,直至淹溺。然而,愛欲能夠使人經歷他者的他者性,帶領人走出自戀地獄。

 

‧在相同者地獄中,無處的他者的出現,也象徵著末日的形式。換句話說,今日只有末日災變,才能將我們從相同者地獄解放出來,轉向他者;沒錯,那就是救贖。

 

‧愛欲,亦即情欲渴望,征服了憂鬱,將人帶出相同者地獄,引導至無處──也就是引導至完全他者的烏托邦。

 

本書賣點

 

●作者是歐陸哲學新起之秀,最著名的宣言式著作《倦怠社會》曾翻譯成11國語言。南韓好幾家媒體曾選為2012年最重要書籍。本書行文簡潔,卻不乏深入的洞察。《愛欲之死》作為韓炳哲對現代社會一系列進行式的分析,其分量與煽動性不可小覷。

 

●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專文導讀。

 

●商周出版編輯顧問林宏濤特別撰寫繁體中文版導讀。

 

名人推薦

 

汪文聖 政大退休兼任教授

林宏濤 商周出版編輯顧問

耿一偉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馬欣 作家

劉維公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蔡慶樺 作家

鄭志成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蕭育和 科技部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推薦

(以姓氏筆畫排列)

लेखकको बारेमा

韓炳哲(Byung-Chul Han)

 

生於一九五九年,先是在首爾學習冶金學,隨後於德國弗萊堡和慕尼黑研讀哲學、德國文學與神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於巴塞爾大學教授哲學。二○一○年起,在卡爾斯魯爾設計學院教哲學與媒體學。自二○一二年至今,在柏林藝術大學文化學系擔任教授。

 

韓炳哲著作等身,有《暴力地誌學》(Topologie der Gewalt)、《透明社會》(Transparenzgesellschaft)、《數位狂潮下的群眾危機》(Im Schwarm. Ansichten des Digitalen)等,暢銷書《倦怠社會》(Müdigkeitsgesellschaft)更使他聲名大噪,已翻譯成十一國語言出版。

 

譯者簡介

 

管中琪

 

輔仁大學德國語文研究所畢,自由譯者。

यो इ-पुस्तकको मूल्याङ्कन गर्नुहोस्

हामीलाई आफ्नो धारणा बताउनुहोस्।

जानकारी पढ्दै

स्मार्टफोन तथा ट्याबलेटहरू
AndroidiPad/iPhone का लागि Google Play किताब एप को इन्स्टल गर्नुहोस्। यो तपाईंको खातासॅंग स्वतः सिंक हुन्छ र तपाईं अनलाइन वा अफलाइन जहाँ भए पनि अध्ययन गर्न दिन्छ।
ल्यापटप तथा कम्प्युटरहरू
तपाईं Google Play मा खरिद गरिएको अडियोबुक आफ्नो कम्प्युटरको वेब ब्राउजर प्रयोग गरेर सुन्न सक्नुहुन्छ।
eReaders र अन्य उपकरणहरू
Kobo eReaders जस्ता e-ink डिभाइसहरूमा फाइल पढ्न तपाईंले फाइल डाउनलोड गरेर उक्त फाइल आफ्नो डिभाइसमा ट्रान्स्फर गर्नु पर्ने हुन्छ। ती फाइलहरू पढ्न मिल्ने इबुक रिडरहरूमा ती फाइलहरू ट्रान्स्फर गर्नेसम्बन्धी विस्तृत निर्देशनहरू प्राप्त गर्न मद्दत केन्द्र मा जानुहो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