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自我的枷鎖,尋找生命的菩提: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保持住自己一塵不染的赤子之心

·
· 崧燁文化
電子書
297
頁數

關於這本電子書

社會上的職場壓力、家庭紛爭、同儕攀比等皆是「自我」所帶來?

被這些巨石推著走的我們該如何自處?

「無我」、「空寂」能拯救我們搖搖欲墜的心嗎?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世間萬象皆是虛幻,一切無常,死不帶走。

汲取佛的智慧、參透其中的禪機,不論貧富貴賤、行住坐臥,都將安然無愧。


▎自我消融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的禪師。

有位大學教授特地來向他問禪,他只以茶相待。

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子,直到杯滿,而後又繼續注入。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他再也忍不住了:

「已經滿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個杯子一樣,」南隱答道,「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因自我產生的我執,使煩惱層出不窮。認清世界的假象虛幻,只有認識自我,放下自我,順應天道,才能成就「無我」的空慧。


▎自由的真與假

風箏在空中飛翔,總要被一根地上的線緊緊拉著,

這使它無法隨心所欲地到處飛行;

而一旦線斷了,它雖然得到選擇方向的自由,

可是卻摔在了地上,失去了飛翔的自由。


‧自由與自律緊密相關,放縱的自由使我們淪為欲望的奴隸,反被其綑綁;真自由反求內在、自我克制,使我們心靈清澈富足。


▎空寂清淨,快樂自來

《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世人追求代表裝飾的享樂,遺忘了生活的本質,也忘了心本來空寂,才能裝下萬物。讓我們學著捨下波濤洶湧的表象,傾聽內心細微地響動,發自深處且不被外物干預的快樂將隨之而來。


▎不向靈山塔下求

有大珠慧海禪師去參馬祖。

馬祖問:「來這裡做什麼?」

慧海禪師說:「來求佛法。」

馬祖說:「我這裡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拋棄不顧,跑來這裡做什麼?」

慧海禪師問:「哪個是我的寶藏呢?」

馬祖回答:「現在問我的就是你的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為什麼還要到外面去求呢?」


‧心即佛,佛即心,靈山自在我們的裡面。不必向外漫無目的地尋求,只要將眼光收回,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我們生命的道場就在真心一念之間。


本書特色:

本書有感於眾人在紛亂的世界中無法安頓己心,以宗教觀點出發,加上哲理小故事,讓佛教禪學走進日常生活中。

全文平易近人,舉例生動且使用各種角度不厭其煩地再三解釋說明,使讀者對生命狀態有更多了悟的同時,還能修整自身心態,在煩惱喧囂的社會中,開闢心靈的淨土。

關於作者

傅世菱,曾擔任中學輔導老師,30歲那年罹患零期乳癌,幸而治癒,之後便將心靈寄託於佛教與禪學,熱衷公益活動,立志將愛心散播到世間各個角落。閒暇之餘撰寫勵志散文,相當尊崇弘一大師。



于仲達,專職作家。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請分享你的寶貴意見。

閱讀資訊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請安裝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手提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絡瀏覽器聆聽在 Google Play 上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等電子墨水裝置上閱覽書籍,你需要下載檔案並傳輸到你的裝置。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指示,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書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