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數命理新篇

· 獨立作家-心一堂
4.0
1 条评价
电子书
178

关于此电子书

斗數命理新篇,張開卷撰。一冊平裝上下二卷。一九四九香港紫微斗數命理硏究社初版。現據虛白廬藏一九七二年香港崑崙出版公司再版修復復刻出版。
紫微斗數,又稱「飛星紫微斗數」,相傳為【宋】陳希夷所創。據【清】何汝檉《地星會源》的說法,飛星講[算]命,有三種: 一是「紫微斗數」(即本書的「紫微斗數」)、一是「小飛星」(當即《續道藏》中的「紫微斗數」(「術天機」),及《合併十八飛星紫微斗數全集》中的「十八飛星」)。 第三種是《地星會源》的飛星術。然而,流傳至今,則只有第一種「紫微斗數」尚流行。坊間紫微斗數古籍稀少,幾十年來,有關第一種「紫微斗數」的清代或以前的古籍刻本,只有《紫微斗數全集》及《紫微斗數全書》,以及近年發現的明刊本《紫微斗數捷覽》。便加上虛白廬藏紫微斗數古鈔本如《斗數綱要》、《斗數秘鈔》、《斗數演例》、《紫微斗數之捷徑》以及民國王裁珊《斗數宣微》(初集)(二集)、《斗數觀測錄》(以上皆輯入心一堂術數古籍珍本叢刊),也只有寥寥數種。
明清兩代星命學,主要以星學(七政四餘) 、子平學(八字)合參(如《文武星案》),或單以七政四餘、子平論命。到了民國初年,則以子平為主流。直至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紫微斗數」在香港、台灣等地流行,與子平命學分庭抗禮。
近代「紫微斗數」興起背後的關鍵,先是民初王裁珊《斗數宣微》(初集)(二集)、《斗數觀測錄》,另一是張開卷《斗數命理新篇》。前者對紫微斗數術的安星法、推斷原則及方法加以整理、簡化:如將古書中一百多星曜訂正為六十四位,統一不同的安星法則;對古籍中的論說修改及發展,如「十二宮假借拆用」等法,又多有發明,嘗試把原紫微斗數術應用到堪輿、占卜之上等。

而本書張開卷《斗數命理新篇》,更是真正意義上開創「紫微斗數」現代化的先河。從理論上,提出「虛星說」─星斗一如代數中ABC符號,也套用了現代統計學、歸納法、演繹法去解釋紫微斗數等傳統星命學。從內容上,「然坊間新舊版,已無一信本,亂象叢生,謬理疊出, 若不經徹底清源之重編再訂, 將愈久而失其真, 此即《斗數命理新篇》所由作之始意也。求人定勝天之道……此所由作之深意也。」作者大刀閣斧的改編、改良傳統的「紫微斗數」,給合「舊法叢辰、太乙、天人五行諸家」及作者實驗心得,成為一種「徹底改良之一種推命技術」。其中五行局、星的五行屬性,又多與他書不同。對命主身主、定格局法有獨到見解。形式上,以一現代教科書的形式, 務使初學者也能看懂, 加以很多圖表,又發明以甲乙丙丁戊級去將星分級,使「紫微斗數」真正的普及。

稍後香港陸斌兆(著名中醫師,後移居美國) 《紫微斗數講義》及台灣大部份的紫微斗數流派,都深受影響。可以說,現代流行的「紫微斗數」內容及形式上實際大都深受本書《斗數命理新篇》─張開卷改良的「紫微斗數」的影響。

為令本書不致湮沒,特以最新技術清理版面精印,一以作星命術資料保存珍藏,一以供同道中人參考研究。

评分和评价

4.0
1 条评价

作者简介

張開卷,自號無悶齋主。生卒不詳,抗戰時居重慶,後移居香港,成立香港紫微斗數命理硏究社,著有《斗數命理新篇》。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