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皮娃娃兵:聆聽死亡的聲音(華文世界唯一俄文直譯,完整典藏版)

Ebook
66
Pages

About this ebook

◎華文世界唯一俄文直譯完整版

◎收錄〈對《鋅皮娃娃兵》的審判〉,聆聽時代的記錄

 

二○一五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系列作

百年第一人╳記者╳文獻文學獲獎

作品授權52個國家,翻譯成47種語言

台灣版作者燙金簽名

 

劉心華(政大斯拉夫語系教授)總導讀

陳相因(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專文推薦

 

「我不知道,從那場沒有人需要的戰爭活下來,將來會怎樣。」

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間,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還不過三十年,為了對抗西方勢力,蘇聯發起了一場在阿富汗的戰爭。在蘇聯當局的宣傳與鼓勵下,大量的年輕人投入了這場無聲無息,也一無所獲的戰爭。許多母親將兒子送上了光榮的前線,回來的卻是裝在鋅皮棺材中冰冷的孩子。戰爭結束後,當年的英雄被指控為殺人如麻的劊子手,為國家盡義務,獻身戰場的大兵遭受鄙夷。這些活著回來的人難以適應日常生活,在阿富汗現場的脫序記憶與創傷讓他們一輩子都只習慣以暴力解決問題。

 

「我什麼也不怕,但我不願意被留在這段歷史裡。」

二○一五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訪問了失去兒子的母親,以及飽受歧視的退役大兵,並在戰爭結束後兩年內立即出版,為這場失敗的戰爭留下了深刻的歷史紀錄。書中忠實呈現在阿富汗泯滅人性的戰爭,也為那些痛苦與創傷發聲,讓我們能夠親眼見證二十世紀的暴力與後續留下的沉痛記憶。

 

「你們這是踩在人民最痛、最深的傷口上。」

本書出版後,亞歷塞維奇被告上法庭,原告包含了他所訪問過的退役士兵以及殉職軍人的母親。他們指控亞歷塞維奇在書中曲解他們的證詞,汙衊那些為國家盡忠的「國際主義軍人」。控訴看似源自母親失去孩子與蒙受指責的悲痛,還有為國奉獻卻遭到譴責的不滿。但也有人說有些人說這場「讓我們在阿富汗戰爭中吃下第二次敗仗」的官司背後,籠罩著共產勢力的遺毒。台灣版特別收錄本次訴訟案的法庭紀錄、各方證詞以及社論、媒體投書等,以其保留戰爭後續留下的深刻影響,與面對責任和傷痛的各種面向。

 

 

各界推薦

王文靜/前商周集團執行長

王聰威/小說家

王薇君/中華民國兒童權益促進協會理事長

冬陽/小說書評人

吳玉山/中研院院士、中研院政治所特聘研究員

吳維寧/以色列自由作家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李彥龍/中山女高歷史退休教師

東年/小說家

南方朔/文化評論人

郝譽翔/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作家

陳仁姮/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歷史學博士、陽明交通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陳文茜/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監事

陳明莉/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陳昭珍/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教務長

陳祺勳/個人意見部落格格主

陳樂融/作家、主持人

陳穎青/資深出版人

郭強生/作家、教授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張翠容/香港新聞工作者

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作家

莊德仁/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博士、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游美惠/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黃益中/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葉大華/監察委員

詹宏志/作家、網路家庭董事長

蔡詩萍/台北之音台長、POP Radio節目主持人

蔡英文/中研院研究員

蔡康永/主持人、作家

歐茵西/台灣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

劉心華/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系教授

蕭道中/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賴盈銓/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系退休教授

薛化元/政治大學台史所教授

蘇淑燕/淡江大學俄文系副教授

 

好評推薦

 

寫《鋅皮娃娃兵》需要極大的勇氣,而這勇氣包含著斯拉夫民族堅毅的性格,更具備了傳統俄羅斯文學對道德良心的堅持與信仰。

——陳相因(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亞歷塞維奇善用東歐歷史命運賦予的創作力量,其體現於《我還是想你,媽媽》、《戰爭沒有女人的臉》、《鋅皮娃娃兵》、《二手時代》等書中的「文獻文學」,彷彿讓讀者重回文字記錄土地人民生活感受的「美好時光」。

——賴盈銓(政大斯拉夫語系退休教授)

 

亞歷塞維奇讓世人看到了記者的良心,看到了寫作的能量,她在媒體日漸商業化、庸俗化的年代,點起一盞溫暖的燈!

——蔡詩萍/台北之音台長、POP Radio節目主持人

 

亞歷塞維奇寫實地記錄這不到三十年間俄羅斯民眾歷史記憶的轉變,很真實,也令人感到荒謬與噓唏。

——莊德仁/台灣師大歷史博士、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她真實且長期記錄那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等同胞的生活經歷,用莊重大氣的文筆,清晰傳達出他們的激情與悲傷。

——德國書商和平獎頒獎詞

 

正如本書所描述的,不管在什麼地方,戰爭的本質都一樣:殘忍、醜惡,摧毀人性,最令人難忘的是那些娃娃兵的母親,尤其是當他們被裝到鋅皮棺材運回家時,母親在墓地裡講述孩子的事,彷彿他們還活著。

——出版人週刊

 

那有如複調音樂般的作品,為當代世人的苦難與勇氣樹立了一座紀念碑。

——二〇一五諾貝爾文學獎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