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韌設計:跨越制約的教育創新法則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
264

关于此电子书

誠摯推薦 吳靜吉 創造力大師 吳思華 前教育部長 蕭瑞麟 不用數字的研究 柔韌的創新者,運用設計的巧思跨越制約,轉化制度阻力的方向與性質,成為創新的助力。 設計是創新呈現風貌的關鍵,過去討論創新設計著重於其功能與形式,本書提出第三個重要面向─創新物件內還內蘊看不見的「計謀」,是為設計中的設計。 相對於自不量力的去「衝撞」制度、或是自廢武功去「臣服」制度的「剛硬創新」,柔韌創新代表創新對制度的回應性質是溫柔的,創新者運用以柔克剛的設計,巧妙地跳脫「臣服」與「衝撞」兩個極端。這樣的設計是溫柔而堅定的,講究的是一點一滴、積少成多的產出效果,最終能化解制度的箝制,將創新順利地帶入組織、社會與國家。柔韌創新的目的是讓創新者能在面對制度壓力時,不須犧牲成為烈士而仍可實現創新的願景。

作者简介

陳蕙芬 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教授,台大中文系學士與政大新聞所碩士,2010年取得政大科技管理所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大學任教,展開學術生涯。由於有十二餘年高科技與創意產業實務經驗,她偏好深入實務脈絡的質性研究途徑,以創新理論為視角,進入文創、文教與教育場域觀察真實現象,致力於產出有影響力的作品。 研究興趣包括教育創新、制度與創新、文創產業創新等。學術論文發表於中山管理評論、管理學報、組織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學報、圖書資訊學刊、資訊管理學報、新聞學研究等,著有:《流轉的傳統:節慶創新之道》、《師徒關係與社會創新的在地實踐:賴青松與黃聲遠》、《創意來敲門!打造你選才的老房子》等專書。 她於國際研討會與期刊發表之論文,多次獲得認可與獎項,包括國際科管年會(IEEE ICMIT)與聯電經營管理論文獎等。她也參與多項經濟部與教育部的計畫,如想像力與地方營造主題。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