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與清樂均與中國東南沿海一帶(以福建為主)所流傳的民間音樂及戲曲有淵源關係。大約三百年前(清代)渡海來臺的移民們帶來北管,隨著移民們的落地生根,音樂也流傳於此族群、語言、宗教與習俗均與其原鄉相同的新土地。而在另一方,清代中國東南方的民間音樂於十九世紀初經由中國商人帶到日本長崎,後來傳播到日本各地─亦即被移植到一個語言與民族截然不同的地方,主要流傳於日本文人及中上家庭之間,後來普及於常民百姓。當北管與清樂植根於不同的地區,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發展時,雖然都作為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然而因為社會因素、人們的品味與性格的不同,也就賦予音樂不同的角色與意義,其音樂的實踐、曲目範圍、所反映的社會氣質,以及在現代化與西樂衝擊下音樂的保存與傳承等,在在都受到影響。
?
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主修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