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如此靠近(新修版)

· 寶瓶文化
電子書
316

關於本電子書

當死亡來臨,病人家屬如何不讓「疲憊」與「無力感」啃蝕彼此的愛?當病人想談談死亡、談談後事、談談未竟之事時,家人如何不因害怕而迴避閃躲?甚至家人如何一起面對、分擔家人離去的悲傷與痛苦?

而病人本身,該如何面對疾病的痛苦與難耐?如何與生命裡的憤恨、怨懟和解?又如何以愛彌補巨大的遺憾?

當死亡來臨,身體的疼痛、心裡的恐懼不斷撕裂,有那麼多未竟之事,有那麼多糾葛的情緒,排山倒海。曾擔任安寧病房社工師的蘇絢慧,彷若病患與情緒之間、病患與病患家屬之間的橋梁,在她的溫柔傾聽、陪伴與協助溝通下,離去的人與留下的人,因為找回愛,而少了遺憾,多了祝福與放下。

死亡,終究是生命裡最艱難的一堂課,但讓我們即使走過最錐心刺痛的離別,留下的仍是愛。

死亡往往不是悲劇本身。真正的悲劇是死亡發生時,才發現許多該做的事並沒去做;許多想說的話也沒有機會去說了。死去的人留下太多遺憾及未完之事,活著的人也保留許多遺憾和未完之事。

知名諮商心理師.悲傷療癒專家蘇絢慧,以最溫柔、溫暖又同理的角度,陪伴,並傾聽安寧病房裡受著無數煎熬的病患與病患家屬。

作者簡介

蘇絢慧

【知名諮商心理師.悲傷療癒專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曾任醫學中心社會服務室與安寧療護臨床社工師、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前後經歷十三年。除此之外,曾兼任大學學生諮商中心、社區諮商機構諮商心理師工作,目前為獨立執業心理師。

與各助人單位、基金會與協會長期合作開辦專業訓練課程、生命探索與成長課程。特別聚焦在失落經驗探索與悲傷轉化、自我情感滋養照顧與生命早年傷痛療癒的主題上,以此舉辦各類型工作坊、演講與社會哀傷文化改善的宣導活動。

推動足跡遍及台灣各地外,目前也與馬來西亞及中國的專業機構合作發展滋養華人心靈工作,落實善生、善終、善別、善待的生命課題學習。

網路主持:FB「同哀傷」社群專頁、「同哀傷社團」。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