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通過對普通小老百姓生活的描寫,生動的展現出1894年到1901年,即甲午年中日第一次戰爭後到辛丑條約訂立這一段時間市井百姓的一連串故事。內容以成都城外一個小鄉鎮天回鎮和成都為主背景,將當時各階層百姓的衣食住行和成都繁榮的工商業展現在讀者面前。具體寫出當時社會上兩種勢力教民與袍哥的激盪、消長,社會的腐朽。就在這如死水一般的社會當中,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帝國主義的侵略所帶來的啟蒙思想卻讓這死水泛起了一點點微瀾。小說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舊時代氣息。
與《暴風雨前》、《大波》合稱「大河小說三部曲」。(維基百科)
李劼人(1891年6月20日-1962年12月24日,「劼」音「節」),原名李家祥,抗戰時期亦字笠生。四川成都人。中國小說家,翻譯家。早年曾赴法國留學4年零10月。與王光祈、周太玄開辦了「少年中國學會」,創辦了《川報》和「少年中國學會成都分會」的刊物《星期日》等影響了諸如巴金、艾蕪、沙汀、張秀熟、袁詩蕘等一代青年的刊物。在其文學生涯中,發表各種著譯作品近600萬字。被郭沫若稱為「中國的左拉」,法國漢學家溫晉儀稱李劼人的作品是中國現代文學中「中西影響相融合的一個範例」。大河小說三部曲:《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及《大波》。其作品比較完整地反映了從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十幾年間四川的社會風貌和歷史變革,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氛和地方色彩。(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