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與沫

· 時報文化出版
E-book
272
Strony

Informacje o e-booku

每個男人和每個女人的雙翼都有著些許的沙與沫,

而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則願意將自己的擁有,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所有人──

322首極富哲理的智慧格言,

字字句句蘊含真知灼見

本書包括了紀伯倫的散文詩集《沙與沫》及《大地之神》。

根據紀伯倫自己的說法,《沙與沫》是他在創作《先知》後意猶未盡的再言,這三百餘首詩儘管不是成篇的文章,有的甚至只是一句話,但每段表述都是字字珠璣,能給人以啟迪,更能淨化心靈。

《大地之神》則是一首長詩,講述大地的三尊神:其中一位擁護傳統,另一位意圖謀反,第三位則歌頌愛情;這三位各有立場的神祇彼此之間的激辯,演示了一場精采的對話。

∣紀伯倫的「沙與沫」∣:

.友誼永遠是一種甜蜜的責任,而不是自私者的機會。

.人的真實樣貌不在於他表露的,而在於他所不能表露出的那一部分。

因此,你想瞭解他,就不要去聽他說出些什麼,而要去聽他沒有說出的話語。

.當你背對太陽,便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你不能吃得超過你的所需。你所吃的一半是屬於他人的。而且,你還應留下一點麵包給突然造訪的客人享用。

.慷慨並不是你把我比你更需要的東西賜予我,而是你把你比我更需要的東西也給了我。

.兩個女人交談時,實際上她們什麼都沒說。

一個女人自言自語時,她便道出了生命的一切。

.我們都是囚徒,但是,有些人被關在有窗的牢房裡,另一些人則被關在無窗的牢房裡。

★譯自貝魯特世代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紀伯倫英語作品阿語全譯本》

★收錄創作年表及譯後記

O autorze

紀伯倫(Kahlil Gibran, 1883-1931) 享譽世界的黎巴嫩作家,與泰戈爾並稱為「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梁上的巨人」。 生於黎巴嫩北部的小山村貝什里,八歲時家庭遭遇變故,父親入獄,十二歲時,母親攜四個孩子移居美國波士頓。一家生活艱難,靠沿街兜售物品為生。 十五歲回到故鄉黎巴嫩求學,二十歲畢業後重返波士頓,二十二歲時在紐約發表處女作《論音樂》,二十五歲時在摯友的資助下前往法國巴黎學習藝術,師從藝術大師羅丹。此間遊歷歐洲,開闊眼界。 二十八歲,發表阿拉伯語小說《折斷的翅膀》,被譽為「阿拉伯文學新運動的開端」。三十五歲後相繼發表備受好評的《瘋人》、《先驅》、《先知》、《沙與沫》、《大地之神》等八部散文詩集。其中《先知》引發轟動,先後被譯成五十餘種語言,僅美國版的銷量就近千萬冊。 一九三一年四月十日夜,紀伯倫因病逝於紐約,享年四十八歲。根據他的遺願,長眠於故鄉黎巴嫩的一處修道院。 一九八四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在首都華盛頓為紀伯倫建立紀念中心,以此表示對這位偉大作家的尊重。

Oceń tego e-booka

Podziel się z nami swoją opinią.

Informacje o czytaniu

Smartfony i tablety
Zainstaluj aplikację Książki Google Play na AndroidaiPada/iPhone'a. Synchronizuje się ona automatycznie z kontem i pozwala na czytanie w dowolnym miejscu, w trybie online i offline.
Laptopy i komputery
Audiobooków kupionych w Google Play możesz słuchać w przeglądarce internetowej na komputerze.
Czytniki e-booków i inne urządzenia
Aby czytać na e-papierze, na czytnikach takich jak Kobo, musisz pobrać plik i przesłać go na swoje urządzenie. Aby przesłać pliki na obsługiwany czytnik, postępuj zgodnie ze szczegółowymi instrukcjami z Centrum pomocy.

Więcej tytułów autora: 紀伯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