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老师强调,当我们能够安住于真如体性——那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境界时,便能超脱世间苦海,抵达涅槃的彼岸。这种观照,正是八万四千法门中一切修行用功的核心所在!
在书中,治心老师引导我们,要时刻将真如体性融入身心,不断观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谛。在这种持续的观想中,我们或许能在一瞬间与本源合一,感受到那种顶天立地、唯我独尊的震撼与喜悦。
我们的真如体性,如同宇宙般浩渺无垠,无所不包。只有当我们真正进入这种境界,与真如体性相应,才能发现,即便妄念丛生,也能化为妙用,助我们前行。
然而,为何学佛者众多,真正解脱成就者却寥寥无几?治心老师指出,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摒弃分别识,全身心投入修行。许多人往往迷恋于一见分、一相分,却忽视了整个真如实相。就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迷失在小小的肉身之中,却忘记了浩渺的宇宙!
同样,若我们只是一味地向往极乐世界,便会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产生抗拒。这种抗拒,实际上是一种执着,它源于我们后天形成的分别识。我们要明白,无论是人类空间还是极乐世界,其文化、风俗、价值观、法性体现都是虚幻的。只有当我们看透这一切,才能摆脱我执和法执,自由选择去十法界任何一个地方。
对于任何空间中的任何现象,我们都应以真如体性为镜,没有好坏分别,无条件接受。当我们对某样事物产生反感时,我们往往会感召来更多这样的事物。这是因为我们走了极端,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的极端,都会导致我们偏离中道,脱离一真法界。
要跳出这个循环,我们需要站在第三面的中道上来看待一切。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和把握中道时,这种理解本身也可能成为一种知见。佛学强调用心去观,而非用脑去想。我们要站在一个不认同、不反对、中性的立场上去观,这便是观自在的真谛。
在生命的演绎中,每个角色都是因缘和合所呈现的相。一切都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来呈现的。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时,便能对一切众生采取绝对平等的态度,真正明心见性,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然而,本文所介绍的仅是《心经解读系列之五》的冰山一角。本书仅涵盖了治心老师三十六讲线上直播内容的其中四讲。德福出版社将持续努力,将治心老师后续更多的讲课内容陆续整理编辑出版,以飨广大读者。愿我们都能跟随治心老师的指引,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直至解脱的彼岸!
治心先生,字无遗,号治心。
先生祖籍四川,自幼历经诸多奇遇,致其三观颠覆,
先生历时二十余载,精进不止,亲证种种殊胜无以穷述,
独创“三大心智语言”生命实相理论体系,研发“造梦艺术” “
所著书籍《治心亲子教育》《幸福婚恋》《玩出大自在的幸福人生》
先生的书法亦是独具一格,
先生将其实证之道高超而精妙地应机示现和随缘传授给众多追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