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周夢蝶──荷蘭詩人漢樂逸解讀周夢蝶: Ways of Reading Zhou Mengdie

· 漫遊者文化
Ebook
128
Pages

About this ebook

華文詩壇傳奇──周夢蝶

×

當代最了解周夢蝶的西方詩人──漢樂逸

 

 

周夢蝶:

以「往返於夢與醒之間」的獨特語言,

構築出與孤寂相擁而眠的詩意國度。

他的詩像三稜鏡,折射出你我靈魂深處的掙扎:

孤絕與炙熱、寡淡與渴盼、無所求與有所為的執著。

 

漢樂逸:

以詩人、翻譯者、讀者、文學研究者身分,

往返於周詩「美,恆與不盡美同在」的孤獨國,

從文學、美學、哲學、心理學、神學等角度,

讀出周詩所具有的共通性或人性特質,

與周夢蝶其人其詩共振。

  

【本書特色】

◎轉換視角,以詩人、翻譯者、讀者、文學研究者身分,精采剖析周夢蝶詩作。

◎透過文學、美學、哲學、心理學、現象學、神學等不同面向來琢磨、推敲周詩,走進周夢蝶創作世界的豐富意涵,讀出周詩所具有的宇宙性或人性特質,以及詩作中引發的「個人與心靈的自由」。

◎特邀知名譯者董恒秀中譯。董恒秀譯有艾蜜莉.狄金生的《我是個無名小卒》、《我居住在可能裏》、《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也是周夢蝶的詩迷。她深刻了解「譯詩難,譯狄金生、周夢蝶更難」,是翻譯本書最合適的人選。

 

***

 

漢學研究者漢樂逸一手寫詩、一手譯詩。他翻越巴別塔,攀上孤峰頂,走進孤獨國,出版了《周夢蝶詩集精選,暨荷蘭詩人漢樂逸英譯》一書,同時也把翻譯當成理解周詩意義的鑰匙,完成這本《逸讀周夢蝶──荷蘭詩人漢樂逸解讀周夢蝶》。

 

在本書中,他透過兩大視角來解讀周夢蝶的詩作:

第一部〈解讀周夢蝶〉:

從「回文」、「詩、夢、夢-詩」、「身體與意識」、「我們/彼岸」四個角度,引領讀者往返於周夢蝶「夢與醒之間的語言和世界」。

 

第二部〈翻譯周夢蝶〉:

從言外之意的層次、詩行結束或沒結束、逐字閱讀、假想的字、雙關語、視角⋯⋯等,讀出浸透於文字之下的深沉意涵。

 

本書中文版特別邀請知名譯者董恒秀翻譯。董恒秀譯有艾蜜莉.狄金生的《我是個無名小卒》、《我居住在可能裏》、《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也是周夢蝶的詩迷,她深刻了解「譯詩難,譯狄金生、周夢蝶更難」,是翻譯本書最合適的人選。

 

【推薦者】

任明信(詩人)

林婉瑜(詩人)

徐珮芬(詩人、小說家)

曾進豐(《夢蝶全集》主編、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楊澤(詩人)

董恒秀(《艾蜜莉.狄金生詩選系列》譯者)

廖偉棠(詩人)

蕭詒徽(寫作者、編輯)

鴻鴻(詩人、策展人)

──共振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About the author


【作者】漢樂逸(Lloyd Haft)

1946年出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希博伊根市,青少年時期居住過威斯康辛、路易斯安那、堪薩斯等州。1968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前往荷蘭萊頓大學中文系研修,於1973年獲碩士學位,1981年獲博士學位。從1973至2004年在萊頓大學教授中國語言及文學,多半是詩歌。他的漢學著作包含《發現卞之琳:一位西方學者的探索之旅》(Pien Chih-lin : A Stud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1983年英文版,2010年中譯版)、《中國文學導讀》(A Guide to Chinese Literature,與荷蘭著名學者伊維德Wilt Idema教授合著,1997)、《周夢蝶與意識詩》(Zhou Mengdie’s Poetry of Consciousness, 2006),近年的漢學出版則是以現代荷語自由解讀道德經的《老子多道新繹》(Lau-tze's vele wegen,2017)。

他廣泛英譯荷蘭詩人赫爾曼.郝德(Herman Gorter)的詩,以及包含鄭敏、洛夫、羊令野、卞之琳和周夢蝶等不同詩人的中文詩。從1980年代起,即以詩人身分撰寫荷語詩及英詩。他的雙語詩集《西洋沉島》(Atlantis),獲得1994年荷蘭Jan Campert文學獎,依據荷語舊約聖詠自由解讀的詩集《漢氏聖詠》(De Psalmen),獲荷蘭2004年 Ida Gerhardt詩歌獎(2011年由Uitgeverij Vesuvius 出版社再版)。他2018年出版的荷語詩集《入堂誦》(Intocht),可以經由荷蘭海牙美國圖書中心網路隨需印刷(American Book Center POD)。

漢樂逸於2004年提早退休後,多半時間與曾任職文化部傳藝中心台灣音樂館主任兼台灣豫劇團團長的太太蘇桂枝一起在臺灣。2019年6月,他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傑出校友。除了寫作與翻譯之外,他的興趣還包含太極、即興鋼琴演奏、星象學,以及步行。

 

重要著作及翻譯詩集:

1982 詩集《陽光下的圖像》(Ikonen bij daglicht

1983卞之琳:現代中國詩歌研究(Pien Chih-lin: A Stud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1993 詩集《西洋沉島》(Atlantis

1996 詩集《人者》(Anthropos

1997 《中國文學導讀》(A Guide to Chinese Literature,與荷蘭著名學者伊維德Wilt Idema教授合著,獲美國當年傑出學術著作之一)

1998 詩集《何處身所繫?》(Where is the body that will hold?

2000 《十四行詩在中國-形式之涵義》(The Chinese Sonnet: Meanings of a Form

2002 英德雙語詩集《沉光何向》(Where does old light go? / Wohin geht altes Licht?,英詩創作,德國詩人Hans Peter Hoffmann 何致瀚翻譯)

2003 《漢氏聖詠》(De Psalmen

2005 荷英雙語詩集《福爾摩沙》(Formosa

2006 《周夢蝶與意識詩》(Zhou Mengdie’s Poetry of Consciousness

2008 詩集《池塘神堂》(Deze poelen, deze geest

2010 《發現卞之琳:一位西方學者的探索之旅》

2017 《老子多道新繹》(Lau-tze's vele wegen

2018 詩集《入堂誦》(Intocht)

2021 英譯《赫爾曼·郝德詩選》(Herman Gorter: Selected Poems

2022 《周夢蝶詩選精選,暨荷蘭詩人漢樂逸英譯》(Zhou Mengdie: 41 Poems

2022《逸讀周夢蝶:荷蘭詩人漢樂逸解讀周夢蝶》(Ways of Reading Zhou Mengdie)。

 

 

【譯者】董恒秀(Dorothea Dong)

輔仁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先後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新竹教育大學並專事寫作。2014年受邀參與上海復旦大學舉行的艾蜜莉.狄金生國際研討會,與賴傑威(George W. Lytle)共同發表論文:'Emily Dickinson Comes to Taiwan: A Ten Year Journey',深入狄金生翻譯與文化交流歷程。

與賴傑威合譯、評賞《我是個無名小卒:艾蜜莉.狄金生詩選I》、《我居住在可能裏:艾蜜莉.狄金生詩選Ⅱ》,另譯有狄金生書信選《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