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裡,社會的節奏正在加快,人們的腳步不再悠閒,甚至每一個新生命都要盡早地為適應這個社會而做準備。與此同時,商品社會的物質功利性更加醒目地展示在每個人的面前。在這個優勝劣汰、競爭激烈、同時又充滿物欲橫流的環境裡,每個人如何認識生活的本質,實現人生的價值呢?
小時候,你和同伴打架輸了,你哭得很傷心,想著將來要成為一位武林高手。可是從此之後,你再也沒有跟人打過架。後來,你上學了,有一次考試不及格,被父親狠狠地訓了一頓。你含著淚在心裡說:下次一定要考個滿分。然而,在你的學生生涯裡,最高的分數不超過九十八分。再後來,你大學畢業了,找到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工作,但是沒多久你就辭職了,覺得應該開創自己的事業。只是直到現在,你還是一事無成。
每個人都曾有過自己的理想,也為此努力過。然而,現實生活中,能夠實現理想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並未如願成為偉人、科學家、太空人、億萬富翁......。是不是這些沒有實現理想的人就注定是失敗者呢?
當然不是!有位哲學家說得好:「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決定成敗的關鍵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於做一個最好的你。」
成功,並不是取決於你擁有多麼顯赫的地位和巨大的財富,也不在於你取得多麼優異的成績或完成什麼壯舉。它是一個過程,一個不斷體驗生活、感受生命的自我完善過程。一個人如果把財富、名利等作為終身奮鬥目標,而從事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時,他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相反地,那些全心專注於自己的興趣,並善於發掘自身潛力的人,更容易得到地位和財富的青睞。因為他從事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就能夠更有激情和動力去把事情做到完美,即便他不能從中獲得意外的名和利,也會感到莫大的幸福與快樂。
做自己!做快樂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這就是對成功最好的詮釋。它應該是新世紀裡每一個人的座右銘。
那麼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呢?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最首要的問題。為了使朋友們不再困惑,我們在廣泛研究世界各國成功大師的思想精髓及其經典著作的基礎上,悉心編譯了這本書。其中所選的作者和作品,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道德品格基礎。
本書所選的五部成功勵志經典精華著作有:
戴爾•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美好的人生》;
奧里森•馬登的:《最偉大的勵志書》、《一生的資本》。
這些成功大師們關注的問題,主要包括目標和計畫的制訂、時間的管理、情緒的控制、個性的發揮、待人接物的技巧、語言溝通、自我推銷等等方面。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不僅要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也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這些吉光片羽的奧義,恰恰是所有朋友們所需要的。
讓我們在大師的指引下,開始行動吧!學會品格道德,拋棄錯誤的思考習慣和不良的行為習慣,做個最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