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的印記:清醒與恍惚間的詰問

· 千華駐科技
電子書
105

關於本電子書

現代主義的造浪者
新世代女性的內心獨白

英國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
從破碎的囈語中找到人性的真理

▎內心的漣漪
船下沉,又升上來,猶如音樂降而又升……但現在新樂章舒緩寧靜,且漸行漸遠,似有還無,彷彿幽靈飄遠, 朦朧而略帶傷感……突然節奏又明快有力起來了,旋律生動,情感激越,一路高揚,終於一下子激發了我內心雙倍的熱情……它在為我歌唱,撫慰我的哀愁,融化我的冷漠, 並用愛擁抱憂傷的世界──啊,它方才不是要收回、終止它的款款柔情,而是巧妙而不露痕跡地將之交織編排起來, 直到最後絲絲入扣,將細碎合一,織就出這圖案,這完美的畫卷……時而清明高遠,時而低回怨慕,最後安然落幕於惆悵與歡樂之間。

▎來自靈魂的發問
不,不,什麼都未明,什麼都未知。如果我在這個時候站起來,並查明了那個牆上的斑點其實是──我們該說什麼?──一枚很大的舊鐵釘的釘頭,兩百年前釘進去的, 現在,由於許多代女僕的耐心擦拭,釘頭的油漆掉了,露了出來,並第一次看到了一間白牆和爐火通明的起居室中的現代生活──我將得到什麼?知識?進一步思索的題材?我靜靜地坐著和站起來都可以思考。

▎極端的衝突
「星星、太陽、月亮」那眼神彷彿在訴說,「草叢中的雛菊、火焰,窗玻璃上的霜,我的心飛奔向你。但是」 它似乎又在說,「你打破沉寂,你擦肩而過,你離我而去。」與此同時,這兩種激烈的情緒又在表達著「我達不到你──我接近不了你。」這樣一種渴求又挫敗的感覺。星辰黯淡而去,小孩不見了蹤影。


本書特色:本書為意識流小說之佳作,收錄了吳爾芙不同時期的18篇小說,充分展現了吳爾芙對於象徵主義的表現手法於文學上的應用,透過破碎短促的自我對話,以此建構出對於自我與人性的探究。

關於作者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西元1882∼1941年)英國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出版商,20世紀偉大的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文學先鋒,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文學界的核心人物,著名文人團體「布魯姆斯伯里派」的組織者。她革新英語語言,摒棄傳統小說結構,嘗試用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描繪人們心底的潛意識。BBC曾推選出「100部塑造了我們世界的小說」書單,其代表作《到燈塔去》、《達洛維夫人》、《奧蘭多》等就位列其中。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