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年11月,巴黎醫生曼奈特(Dr. Alexandre Manette)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強迫出診,看到一對姐弟氣絕的慘狀。弟弟在臨死前將侯爵兄弟二人對自己家族的迫害告訴了醫生,自己的姐夫和父親如何因這二人的關係死去和自己的姐姐受到了怎樣的迫害。曼奈特寫信向國王告發,不幸這封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最後曼奈特以政治犯身份被關進巴士底監獄,2年後妻子憂鬱以終,女兒露西·曼奈特(Lucie Manette)被好友勞雷接到倫敦撫養。曼奈特在監獄中渡過18年後釋放,得他以前的僕人德法奇(Ernest Defarge)收留,德法奇開了一家酒店,是革命活動的聯絡站,他的妻子將法國貴族的暴行記錄在圍巾上。曼奈特的女兒露西接他去英國倫敦居住,路上遇到侯爵的兒子查爾斯·丹尼。
查爾斯·丹尼(Charles Darney)和雪尼·卡頓(Sydney Carton)外貌相似,但性格卻完全不同。丹尼是法國貴族後裔,但是他對其家族壓迫勞動者的行為感到不滿,他放棄財產的繼承權,一人在倫敦謀生,是一名法語教師。卡頓是一個有才華但憤世嫉俗的英國律師。兩人愛上了同一個女人,露西·曼奈特愛上了丹尼,兩人在曼奈特醫生同意後結婚。丹尼的雙親相繼去世,叔父厄弗里蒙地侯爵因為壓死農夫的小孩,被孩子的父親一刀殺死。
法國大革命爆發,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監獄,已經繼承家業的丹尼為保護舊日的管家蓋白勒,冒險趕回時局紛亂的巴黎,一到巴黎就被捕入獄。得知消息後露西與曼奈特醫生也一起趕到巴黎,曼奈特醫生利用其老政治犯的威望拯救被囚禁的丹尼。雖然丹尼最後重獲自由,但是很快又因被人檢舉而重新入獄,檢舉人竟然是曾經幫助過曼奈特醫生的德法奇夫人(Teresa Defarge/Madame Defarge),一位堅定的女革命者。
法庭上,德法奇夫人遞交了關鍵性的證據:曼奈特醫生獄中所寫的一份有關入獄經過的血書。原來曼奈特醫生因檢舉厄弗里蒙地(Evrémonde)家族(丹尼的世家)的醜聞事件,這份血書最後卻判處丹尼死刑。這時一直愛慕露西的雪尼‧卡頓也來到巴黎,為了幫助心上人的愛人,他買通獄卒,潛入監獄,將丹尼迷暈,並頂替他,並且最後被處死,而丹尼一家則得以逃出法國,抵達倫敦。
《雙城記》通過革命中一個家庭的遭遇,譴責革命的殘暴,但同時又揭露了革命前貴族對普通勞動者的殘酷行徑。書的開卷語,「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已經成為文學史中的經典名句。本書的最後,雪尼‧卡頓(Sydney Carton)走上斷頭台之前回憶說:「我現在已做的遠比我所做過的一切都美好;我將獲得的休息遠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同樣是非常經典。
1928年,長期與林紓合作的翻譯夥伴魏易獨力將《雙城記》譯成中文,取名為《二城故事》。
《雙城記》雖是虛構的故事,卻是用來了解與解讀法國大革命的最佳入門書。
《雙城記》結構完整,言詞簡練,而狄更斯對革命與人性的深度思考和令人嘆為觀止的寫作才華,更是在其中發揮得淋灕盡致。
(維基百科)
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英語: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
狄更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藝術手法,
狄更斯1812年出生於樸次茅斯,是伊莉莎白·
約翰·狄更斯因債務問題而入獄,一家人隨著父親遷至牢房居住,
不過後來由於一筆遺產而令家庭經濟狀好轉,後來又轉入報館,
狄更斯後來成為一名《晨報》的國會記者,
之後狄更斯連續出版了多部廣受歡迎的小說,包括了《孤雛淚》、《
《小氣財神》:約翰·利奇為1843年第一版所畫的插畫
1843年他出版了引起極大反響的小說《小氣財神》,
1850年,狄更斯創辦了自己的周刊《家常話》,
狄更斯不僅是一位多產的寫作者,也是一位積極的表演者。
狄更斯一生刻苦勤勉,繁重的勞動和對改革現實的失望,
《塊肉餘生錄》、《遠大前程》、《孤雛淚》、《尼古拉斯·
狄更斯對戲劇的熱愛從他的作品《尼古拉斯·尼克貝》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