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向上帝祈禱時,我們必須一無所求,一無所求。──天主教傳教士 聖方濟
在大陸上有一處聖境,傳說是信仰的發源地。年輕人從小被遺棄在聖境邊緣,看守聖境的老人將他撫養長大。年輕人長大後,老人卻病倒了,病得非常嚴重的時候,老人對年輕人說:「我要走了。」
年輕人問老人:「你走了,我該怎麼辦呢?」
老人慈藹地說:「遵從你心裡真正的意志,就可以了。」
老人去世後,年輕人獨自留在聖境。在這裡,每天都有許多朝聖者抵達,也有許多朝聖者離去,年輕人問離去的朝聖者說:「你們不遠千里而來,究竟是為了什麼?」
鬍鬚斑白的老學者回答:「為了超越生死的困境。」
滿身傷疤的大將軍回答:「為了解自己失敗的原因。」
穿著破爛的婦人回答:「我只想知道自己為何如此不幸。」
年輕人再問:「那你們得到答案了嗎?」
他們臉上綻放由衷的笑容,異口同聲地說:「是的,我得到了!」
年輕人困惑不解,因為他就住在聖境,卻不曾得到過任何東西。他學人們跪在地上親吻大地,可是大地沒有給予他什麼;他學人們向上天祈求,可是上天沒有任何回應。年輕人感到發自內心的孤獨、被全人類遺棄的寂寞,而所有人都不能理解他,因為他正住在聖境。
彷徨的年輕人走到老人的墓地,那裡坐著一名修士,他前來接替老人的職務。年輕人問修士說:「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為什麼我無論如何祈求,卻無法得到任何東西?」
修士和藹地回答:「你誤會了,年輕人。人們在此地若是有所收穫,絕非因祈求而得,而是自己給予了自己。」
修士解釋說:「每一個有需求的朝聖者,都是在人世遭遇過挫折、痛苦、磨難的人,在經歷這些過程後,才明白唯有自己方能解答自己的疑惑。是以他們藉由長途跋涉來淨化靈魂,當他們走得愈遠,內在就愈沉澱、寧靜,看自己的問題時,也就更加透澈。」
「而你,雖然住在聖境,卻從來不曾問自己到底需要什麼?自然也從來不曾得到過什麼。」
聽了修士的話,年輕人陷入沉思之中。他自小生活在聖境,衣食無缺,沒有煩惱憂愁,所以他也從來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
修士提醒年輕人說:「你真正的心願是什麼?你現在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年輕人思考說:「我現在最想做的,就是走出去。」
修士微笑:「那就走出去吧!你的靈魂之旅,現在才要開始。」
心靈小語
凡是內心尚有需求的人,都是內在有所缺憾的人。但是內心毫無需求,卻不代表內在已完美無缺,或許只是尚未經歷罷了。
自我內心的缺憾並不是物質能夠彌補的,如果求助於人,別人給的答案始終是別人的經驗,除非自己能想清楚,否則終究會有遺憾。
古今中外,常有人問大修行者說:「你們向神祈求什麼?」而所有大修行者的回答都指向一致的答案:「無」。
俗語說:「解鈴還需繫鈴人。」自己打的結,為何不能自己解開呢?
王啟芬
台南出生,台北長大,據長輩們說,是屬於比較好帶的小孩,
大學畢業後進入網路書店工作,負責人文藝術書區,
七年來,隨團隊講學於美國、阿根廷、澳洲等地,
目前長住南投山上,除寫作與分享外,也著手淺釋經典的工作。
著有《你沒有察覺到的事,往往會變成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