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少年:寫給老師的校園法規與輔導實務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20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面對法制變動及典範變遷,實務工作者在除舊布新之際,也不斷地來回於不同的知識主張及實務運作之間修練,摸索回應臺灣在地故事的策略與路徑。

本書集結長期耕耘青少年工作的夥伴,從劇場工作者、少年調查保護官、諮商心理師、輔導教師、同儕經驗者、大學教授、律師到社工,共同聚焦以學校為基礎的早期干預措施。

透過現身說法,提出思考議題的框架,以法令及輔導知能為基礎,讓第一線教師有著可以對話的語言,描述現象及問題,並避免誤觸法網。藉由經驗與故事的分享,刺激更多想像與做法。

About the author

作者(依章節順序排列)

彭子玲:烏犬劇場藝術總監

王修梧:臺灣失序者聯盟理事長

吳芷函:輔導教師、諮商心理師

陳玟如: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林俊儒:政治大學法學院博士候選人、執業律師

黃子萍: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社工督導

彭偉銓: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社工督導

許嘉菱: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少年調查保護官


諮詢協力(依筆畫順序排列)

余文友:資深輔導教師

李昀:臺灣精神受苦者群聚會發起人

林千芩:臺北地方法院少年調查保護官

張淑慧:臺灣照顧管理協會理事長

黃旭田:司改會董事長、執業律師

潘蓓臻:司改會組織倡議部副主任


審閱委員(依筆畫順序排列)

李俊宏: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科主任

李思賢:臺灣師範大學衛生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台灣減害協會理事長

陳娟瑜: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謝如媛: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