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園美宅、稻禾搖曳的背後,光華村有煙囪、垃圾場臭氣問題亟待解決。作者們記農場牌坊、石碑,述大圳、公車站牌,採訪從徐蚌、古寧頭、北韓死裡逃生者,續寫第二代成長故事,滿載歷史的記憶與哀愁。
1955年生,政大中文系畢業,台師大國研所結業。曾任私立協和商工、文德女中、北一女國文教師。著有《聲律啟蒙語文習作——作文寶典壹輯、貳輯》、《今月照古道——北一女中古文閱讀心得》,(耕書園出版)三本高中生延伸教材。服務33年退休,定居花蓮吉安鄉光華村已十年。對光華村的前身——光華農場的場員特別關懷,開始著手記錄老兵的口述歷史,看見他們走過戰火的不平凡人生。
中文博、兒文碩、花師畢,現為東吳兼任助理教授、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監事。花蓮教育大學傑出校友,得過金鼎獎、教育部創作獎,及各縣市散文、新詩獎、兒童文學獎;獲國藝會等補助,作品選入國小教科書。代表著作:新詩《頑石也點頭──別樣花蓮》、詩論《時間的擾動》、兒文《穿紅背心的野鴨》,出版18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