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Admin 網管人 07月號/2024 第222期

· 網管人
Ebook
116
Pages

About this ebook

封面故事


AI挑戰散熱 機房「液」決勝負

人工智慧引領資料中心算力飆升 熱管理成首要挑戰課題


文◎余采霏



人工智慧(AI)熱潮持續高漲,AI伺服器變身當紅炸子雞,六月才剛結束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儼然已成為大型AI軍火秀。然而,大幅激增的算力硬體卻也帶來新的挑戰,首當其衝就是得面對散熱課題,當單顆晶片的功耗從350W、500W,甚至一路上看至1,000W,延伸而來的不只是伺服器的散熱挑戰,資料中心的熱管理也必須因勢變革,才能因應AI時代需求。尤其全球持續推動永續發展,資料中心佔全球3%比重的用電量也勢必也會受到檢視,如何兼顧算力與綠色永續將是未來企業亟需應對的挑戰。在本期專題報導中,將邀請業界專家暢談「氣冷」轉「液冷」的發展趨勢、現階段如何透過技術手法解熱,以及從傳統機房轉向AI機房時可能面臨的痛點。



專題報導

數位化文件用印 電子簽章翻紅

電子簽章法新規上路 網路商務流程接軌國際


文◎洪羿漣


針對頒布逾20年的《電子簽章法》,由數位發展部推動的修正案,日前終於在立院三讀通過並經總統公布施行,可望革新電子文件與簽章的法律地位及應用方式。例如,新法明定符合要求的電子文件及電子簽章,在功能上等同於傳統的實體文件及簽章,並規定不得因文件或簽章是以電子形式呈現,就否認其法律效力。如此一來將大舉消除商務上採用電子文件的法律風險與障礙,讓更多企業實現無紙化辦公。本專題不僅走訪了負責電子簽章法規的主管機關—數位發展部,也邀請金融業者分享在實務操作中遇到的困難與機遇。此外,專題中亦涵蓋了獲得政府核准的憑證機構,以及進行數位轉型的老牌軟體公司和新創企業所開發的解決方案,藉此讓IT管理者完整地掌握電子簽章法修正案的重點與對企業而言的意義。


產業趨勢

依業務/應用情境規劃 銀行導入電簽應謀定後動

不同電子簽章技術強度各異 資安法遵證據保全都要考量


文◎歐陽惠怡


在立法院4月30日三讀通過電子簽章法修正案後,台灣法定的電子簽章即區分為電子簽章及數位簽章,而企業在導入使用電子簽章時,建議宜先選定要適用的業務及目標客戶,而後進行企業現有流程解構分析並規劃重組,再將電子簽章應用方式融入整體流程,較能發揮最大效益。


以電子簽章的基本精神為「依附於電子文件並與其相關連,用以辨識及確認電子文件簽署人身分、資格及電子文件真偽者」。然而,由於電子簽章強度不一,應回歸到企業擬採用電子簽章的業務本質及應用情境,據此選擇運用適合強度的電子簽章,並搭配流程及風險管控等相關措施,進行整體設計,建議企業應將「導入電子簽章」比照「採用新業務新產品」之風險架構進行辨識及評估。



深度觀點

企業探索生成式AI 應把握業務模式創新機會

面對平台、資料與治理議題 須著眼創造而非單純使用


文◎林翰


從Netflix到NVIDIA,這些表現優異企業採用的是「平台」商業模式;它們建立在數位平台之上,藉著連結使用者和廠商創造更高的價值,不僅僅銷售產品,更是市場動能的導管。


首批採用平台型商業模式的企業,藉由比以往更快速、更有效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已經拿下整個市場。然而,還有許多傳統型企業卻還未跟上這個潮流。事實上,只需要查一下股價就會發現:原生的平台型企業與傳統型企業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地擴大。


生成式AI提供了傳統型企業一次迎頭趕上的機會——它創造了公平的競爭環境,讓企業在各個方面都能「事半功倍」;提升生產力只是個開端,真正的效益將來自於商業模式的創新。





技術論壇

vCenter基礎管理實務 監控更新備份面面俱到

部署後初始化注意事項 平日定期維護檢查重點


文◎顧武雄


當vSphere在獨立ESXi主機的運行模式下,是不需要部署vCenter Server來集中控管,雖然維護管理起來很簡單,不過相對地也無法運行許多進階的功能,這包括Cluster、HA、FT、DRS、vSAN以及部署vSphere Replication等等,而這些應用都關係到私有雲下各種應用系統與服務的運行效能、可用性、可靠度的表現。


話說在正式運行的網路環境中,很多IT人員會在完成vSphere部署的初期,就開始專注於虛擬機器的部署,而忽略了對於vCenter Server的管理與維護,如此一來,很有可能會在往後vSphere整體的維運過程中遭遇棘手且難以處理的問題,例如管理員無法登入vCenter Server Appliance或是vCenter Server無法啟動等問題。


想要讓vCenter Server的運行穩固不間斷,除了部署之前介紹過的vCenter HA熱備援架構外,就是在平日的定期維護中做好關於它的監視、更新以及備份。其中監視的範圍涵蓋了效能、服務、事件以及Log,只要有發現任何可能影響整體運行的問題便需要優先解決。更新管理的部分,建議每一季進行一次,以便讓所有已知的安全問題或Bug可以完成修正。至於備份部分,則建議每天一次,以便能夠在vCenter Server系統無法正常運行時執行復原任務,而備份的工具可以選擇內建的備份功能,或是第三方的虛擬機器備份軟體。



技術論壇

透過RDU升級vCenter 縮短停機時間讓營運如常

放心修正臭蟲更新版本 企業組織正常營運不中斷


文◎王偉任


在VMware vSphere虛擬化架構中,vCenter Server管理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管理VM虛擬主機和容器等工作負載,或是組態設定vNetwork虛擬網路和vStorage儲存資源,甚至是vSphere vMotion線上遷移工作負載和vSphere HA高可用性機制等等,都必須依靠vCenter Server管理平台才能達成。


然而,只要是軟體產品,便需要定期執行臭蟲修正和版本更新或版本升級的動作。在過去的vCenter版本中,每當vCenter管理平台必須執行重大安全性更新或版本升級時,在版本更新或升級過程中,都必須要部署新版本vCenter主機、停止舊版本vCenter主機內的系統服務、安裝安全性更新、安裝Binary檔案、匯出∕匯入資料、執行自動化腳本、關閉舊版本vCenter主機、啟動新版本vCenter系統服務、新版本vCenter正式接手服務等等動作。


這樣的版本更新或升級流程中,除了部署新版本目的端vCenter管理平台時不會產生「停機時間」(Downtime)之外,其餘的工作流程都將導致vCenter管理平台產生停機時間,增加企業和組織持續營運的風險。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