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活文化散策

· SENSE Book 23 · 日出出版/大雁出版基地
Ebook
208
Pages

About this ebook

逐漸消失在東京街頭的「看板建築」,曾經是昭和時代東京甚至全日本的商店日常,對我們也是似曾相識的臺灣街頭風景。

收錄超過130間看板建築,以及10間看板建築商店屋主訪談,走一趟充滿懷舊庶民氣氛的建築與文化巡禮。

 

看板建築乘載庶民生活細節,也是塑造城市風貌的魅力所在,值得我們從臺灣人的視角認識與品味!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專文導讀 

 

Hally Chen│《喫茶萬歲》作者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建築作家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張維中│旅日作家

渡邉義孝│《臺灣日式建築紀行》作者、日本一級建築師

謝欣曄│本事空間製作所分部負責人

 

——精彩推薦(以上推薦人以姓名筆劃排序)

 

 

昭和初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店鋪紛紛林立東京下町。

文具店、花店、理髮店、和菓子店、帽子店、書店、家常菜店、當時還稱為「牛奶廳」的咖啡廳……現在大多消失了的自營商店生意興隆,建構起熱鬧的城市街景。

 

大量興建於關東大地震(1923年)之後的看板建築,是結合店鋪與住家雙重身分的建築樣式:本身是日式建築,正面看過去則宛如一整幅招牌看板,各種創意、技術與巧思,都表現在其上,在當時是很稀鬆平常的商店建築。直到1975年,由致力於調查近代建築的藤森照信先生(現任江戶東京博物館長)與建築史學者堀勇良先生命名為「看板建築」,並在日本建築學會大會上發表。

 

歷經二次世界大戰、戰後重建、經濟高速成長、泡沫經濟直到21世紀的今日,這些看板建築早已成為城市中珍稀的文化資源,也代表著昭和年代的生活樣貌正在迅速消失。

 

本書從建築工法、形式、細節等帶領讀者認識看板建築,收錄大量珍貴的看板建築照片及相關資料,並且採訪了現存10間看板建築商店,透過店主們所分享的過往故事,一起重返舊時東京人的日常生活樣貌。

About the author


【作者簡介】

萩野正和(Hagino Masakazu)


connel股份公司代表董事。


於組織設計事務所從事再開發事業等社區營造之統籌業務後,創立connel股份公司。


投入地域相關事業之企畫到實踐、營運等各項業務,重視建構具有一貫性的故事,兼顧社區營造實務與創意設計層面。


【譯者簡介】

邱香凝


曾任職唱片公司、出版社、電腦娛樂產業,目前為專職譯者。喜愛閱讀與書寫,用翻譯看世界。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