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樂府

·
· 一個人
Ebook
10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北宋蘇軾的詞集。今存最早的版本是元代延佑年間括蒼人葉曾雲間南阜書堂刻本(雲間,即今之松江),該本子曾於一九五七年由古典文學出版社影印出版。一九七九年,複旦大學中文系陳允吉用影印元刊本作底本,並以《宋六十名家詞》、《四印齋所刻詞》、《︹村叢書》等本子中所及蘇軾詞作校,校點整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東坡樂府》在宋徽宗崇寧二年與蘇軾的其他著作集子一起被禁。

  蘇軾一生共寫了三百多首詞。他以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來填詞,在柳永發展慢詞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了詞的意境,這樣,就把歌者之詞變成了詩人之詞。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變化。

  以文為詩,是從北宋初年起許多詩人繼承唐代韓愈開辟的道路,共同努力的目標。到了蘇軾,才將這一新的藝術表現手法提高到非常完美的程度。與此同時,蘇軾又以其創作實踐開始提倡了以詩為詞的風氣,使得詞這一文學樣式,在柳永之外,又出現了一種更徹底的變革。這種變革,其意義在於詞境的空前擴大,作家個性的更其鮮明呈露與語言、音律和風格的解放。

  在柳永以前的詞人,在填詞時,總免不了要考慮什麼樣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才能夠用詞這一樣來表現的問題。柳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種界限,在創作中反映了城市平民的生活情調和審美情趣,然而男女之間的離合悲歡仍然是柳詞中主要的生活畫面,音律諧和、鋪敘委婉仍然是柳詞主要的藝術特點。只有到了蘇軾,才以歌詞反映了以前詞人所沒有反映過的廣闊的內容。凡是別人能夠用詩來寫的題材和主題,他都勇敢地將其寫入詞裡。這樣,詞就不僅可以用來說愛言情、傷離念遠,而且用來懷古、詠史、說理、談禪,甚至還可以抒發懷鄉愛國的感情,真正做到「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藝概》卷四)詞之有題目,有小序,也是從蘇軾正式開始。這也表明由於內容的開拓,有時非序不明。於是,以前因詞的題材和主題比較狹隘,詞中所體現的作家個性不很完整或不很鮮明的問題,也就得到了解決。

  與此相聯系,蘇軾還使用了自己獨特的語言來填詞,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音律的束縛,形成了前無古人的詩人之詞。這種新型的詞的出現,使的詞這一樣式不再僅僅的音樂歌詞的身份存在於藝壇,而且日益明確地同時以抒情詩的身份而存在於詩壇。這對於詞的發展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突破。

  蘇軾這種橫放杰出、以詩為詞的創作實踐,是對晚唐、五代以來古老傳統的否定,從相反的方向發展了詞的內容和形式。它不僅顯示了詞體解放的實績,同時還為南宋時代的辛棄疾為代表的愛國詞人們開辟了道路。歷史已經證明蘇詞對於詞的發展,貢獻是巨大的。《東坡樂府》中的三百多詞,成就決不在詩歌和散文之下。

(百度百科)


About the author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豪。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斯人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與陸遊並稱蘇陸;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因其文、詞頗多於著作,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現其文命題之考試。故時學者有曰:「蘇文熟,喫羊肉、蘇文生,吃菜羹」之說。南宋孝宗於乾道六年,賜之諡號文忠公,並由宋人王宗稷撰《蘇文忠公全集》。

(維基百科)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