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 你和我的心究竟相通到哪裡?夏目漱石探究人心的思想代表作【典藏紀念版】

· 讀書共和國╱大牌出版
電子書
421

關於本電子書

人,終究只能獨自承受孤獨的重量
有一種尊嚴,建立於孤獨上──
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參透孤獨的哲學告白


  只要活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毫無醜惡的。
  事情總以與自己預期相反的方式發生。──夏目漱石
  
  《行人》為夏目漱石晚年在經歷「修善寺大患」、徘徊於生死邊緣後,縱身到更深層的精神世界所寫出的作品。全書以弟弟「我」(二郎)為視角,如一面鏡子般,反射出兄嫂脆弱的夫妻關係、親人相處的倫理碰撞、朋友的相遇相知,及照映身為知識分子的哥哥一郎(夏目漱石的原型),其內心的進退兩難及矛盾掙扎。

  我很矛盾。
  希望得到幸福,卻只是一直在研究幸福。
  可是無論如何研究,幸福依然在彼岸。
  人啊!在普通的情況下,有很多事情因為顧慮世間的體面或道義,
  無論多麼想說也無法說出口……

  全書分為〈朋友〉、〈哥哥〉、〈歸來〉、〈塵勞〉四章,前三章描寫人際的衝突摩擦、怪奇的愛情寓言,夏目漱石以精湛手法穿針引線,宛如宿命般的戲劇性鋪陳,埋下神祕懸疑的伏筆,最後於末章訴盡人生的孤寂與惘然。本書藉由人物幽微的心理轉折,寫盡人在現實與理想拉扯下的悲哀失落,及內心與外界斷裂的困窘。

  明明相距咫尺,卻又各自分離……
  實際上正如彼此身體是分開的一樣,
  心不也是各自分開的嗎?

  明明應該親近的家人、伴侶,為什麼感受到的是深刻的孤獨?想要好好對待別人,可是,孤獨與溫柔卻往往無法並存。

  不管多麼有學問,不管怎樣研究,
  人心,終究難以理解。

  夏目漱石於末章重筆濃刻一郎的精神世界──他耽溺思考,卻也同時為思考所苦,正因為他「不完美」,才得以從中認出我們的原型。讓我們知道,有一種尊嚴,建立於孤獨上。

  *特別收錄
  【解說】林皎碧:君往何處去?──《行人》的三角問題
  「夏目漱石以男女之間的深刻對立,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文學化。特別是在第四章〈塵勞〉裡,漱石像在解剖近代知識分子的嫉妒、我執、利己主義的內心苦惱,也像在大病後,參透人生的自我告白。」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