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骨灰甕──楊煉文學訪談錄

· 南方家園
電子書
400

關於本電子書

這本書,談楊煉的血統──第一代可與漢族通婚的滿蒙祖母。

這本書,談楊煉的家世──吉祥戲院少東家的父親與上海電影世家的母親。

這本書,談楊煉在文革時的戀愛、階級鬥爭。

這本書,談楊煉在北京、在紐約、在紐西蘭、在德國,在世界各地的漂泊。

這本書,談楊煉與艾倫・金斯堡、蘇珊・桑塔格、阿多尼斯、高行健等當代大家的交流。

這本書,談楊煉不斷煉字煉意,不斷探察自我內在的幽暗。

這本書,談楊煉或許曾離散於中國,卻從未離散於中文的書寫、創作與生活。


歷時一年多的訪談,近二十萬字,收錄詩人生活影像。


我把聽到我的詩被禁止的消息那天,

作為正式開始流亡生涯的日子,

詩代替詩人被殺死了。──楊煉

關於作者


楊煉


一九五五年出生於瑞士,成長於北京。七○年代後期開始寫詩。一九八三年,以長詩〈諾日朗〉轟動中國詩壇,其後,作品被介紹到海外。迄今共出版中文詩集十四本、散文集二本與一部論文集,已譯成三十餘種外文。


楊煉作品被評論為「像麥克迪爾米德遇見了里爾克,還有一把出鞘的武士刀!」也被譽為世界上當代中國文學最具代表性的聲音之一。


楊煉獲得的諸多獎項,包括義大利蘇爾摩納獎(2019);雅努斯・潘諾尼烏斯國際詩歌大獎、拉奎來國際文學獎、義大利北-南文學獎等(2018);英國筆會獎暨英國詩歌書籍協會推薦翻譯詩集獎(2017);臺灣首屆太平洋國際詩歌獎之累積成就獎、李白詩歌獎提名獎在內的四項中國詩歌獎(2016);義大利卡普里國際詩歌獎(2014),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2012)等等。並於二○○八年和二○一一年最高票當選為國際筆會理事。二○一三年,獲邀成為挪威文學暨自由表達學院院士,二○一四年至今,楊煉受邀成為汕頭大學特聘教授暨駐校作家。自二○一七年起,擔任一九八八年創刊的《倖存者》詩刊雙主編之一。


朱又可


中國報紙副刊編輯。出版有《行者的迷宮》(與張煒合著)、《一個人和新疆》(與周濤合著,獲《南方都市報》二○一四年度非虛構類好書),以及人物對話選集《彆扭的聲音》等。獲第四屆「中國報人散文獎」(2015)。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