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證嚴法師答客問. 一, 生老病死篇

· 靜思人文
5.0
1 則評論
電子書
413

關於本電子書

「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開頭」。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旅程,在有限「生」命中,如何找到生命的價值,活出永恆的慧命?面對年齡增長漸趨「老」邁的身軀,如何保持衝勁,繼續精進、在人群中付出?若是跌落在「病」苦深淵時,如何再造生命、點燃自己,踏出黑暗?面對「死」亡的恐懼,無常來臨、逝者已矣之痛,如何轉念為安,輕安自在地面對?

本書為第一冊──生老病死篇,其中收錄了上人對於「生死學」的解惑、開示。以期眾生能夠看開、放下,不要掛礙、執著。只要看淡生死,滋養慧命,發揮內心本具的清淨智慧,就能得到內心的安穩。

評分和評論

5.0
1 則評論

關於作者

講述者介紹


證嚴上人


一九三七年生於臺灣臺中清水,一九六三年皈依上印下順導師,服膺「為佛教、為眾生」之慈示,感於花東地區貧窮落後、醫療匱乏,於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四日﹙農曆閏三月二十四日﹚,在花蓮佳民村普明寺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展開「竹筒歲月」,向大眾募心募款,勸勉日存五毛錢,開始從事慈善教富濟貧工作。

上人出家之後,獨自在普明寺後方約五十公尺、不到三坪半的小木屋,禮拜《法華經》、深究《無量義經》時,就立下自力耕生志節,是為靜思法脈發源地。

秉持「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之理念,慈濟由「慈善志業」肇啟,漸次開展「醫療、教育、人文」志業、以及「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之「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帶動「付出無求,同時感恩」之風氣,達到「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之人間淨土目標。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