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纪清华梦:王大中校长十年启示录

· 清华大学出版社(崧博)
Е-књига
400
Страница

О овој е-књизи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

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

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

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

行健不息须自强。

……


汪鸾翔先生于1923年所作的清华校歌歌词,挥洒虎踞龙盘的山海磅礴气势,抒发爱国爱校的清华学子情怀,深得人心,遂取代此前由外籍教师创作的英文校歌而流传弥久。


清华校歌的这一变迁,似乎隐含着一种风起云涌的预兆,更象征着这所带有国耻“胎记”的学校从一开始就负有雪耻图强的使命。随后的史实证明,清华的世纪历程始终和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崛起并走向复兴的命运息息相关。


这首校歌面世70年之后,从西山北麓长城脚下的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走出了清华历史上的第14位校长,我国著名的核能专家王大中教授。


王大中1935年出生于河北昌黎,1953年从天津南开中学考入清华大学。1955年从机械系转入工程物理系,1958年毕业后留校,在核能技术研究所(清华校内习惯以“200号”相称)从事科研。1993年夏秋之际,作为清华校长人选被调回学校本部参与领导工作,次年正式上任。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任何一所久负盛名的大学,其发展过程都犹如一场超长距离的接力赛。校长作为学校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于跑好接力赛的每一棒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王大中上任之后,先后与方惠坚、贺美英和陈希三位党委书记联袂,引领清华完成了世纪跨越。从1994到2003年,“他长校的十年成为清华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1],这一评价已经成为海内外广大清华人的共识。


从清华园到“200号”,再从“200号”到清华园,一路风尘,留下王大中从优秀学生到核能专家、再从核能专家到清华校长的三重经历。岁月流金,青山未老。如今,年已八旬的王大中进入清华已逾60个春秋,仍然在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奔波,仍然满怀深情地牵挂着清华园的一草一木,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点滴进步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肩负国家使命的清华舞台上,王大中和他的同事们体现的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和家国情怀,透射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又呼应着华夏文明千古不绝的回声。因此,本书所试图记录的,不仅是王大中在任期间清华大学战略谋划与改革发展的主要脉络,更是以他为代表的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体清华人在世纪之交的理想追求、责任担当和坚强意志。


人们总是从历史中找寻未来。王大中任校长的十年,虽然早已成为清华的历史,但是这段历史多少可以带给今天以及明天的清华人,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同仁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1] 胡显章.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精神巡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74-375.

Оцените ову е-књигу

Јавите нам своје мишљење.

Информације о читању

Паметни телефони и таблети
Инсталирајте апликацију Google Play књиге за Android и iPad/iPhone. Аутоматски се синхронизује са налогом и омогућава вам да читате онлајн и офлајн где год да се налазите.
Лаптопови и рачунари
Можете да слушате аудио-књиге купљене на Google Play-у помоћу веб-прегледача на рачунару.
Е-читачи и други уређаји
Да бисте читали на уређајима које користе е-мастило, као што су Kobo е-читачи, треба да преузмете фајл и пренесете га на уређај. Пратите детаљна упутства из центра за помоћ да бисте пренели фајлове у подржане е-читач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