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

· 島座放送有限公司
Ebook
159
Pages

About this ebook

✦須文蔚、陳宗暉專文推薦 陳昱文首部詩集✦ 這是一本青春紀行之書 以行走思索人與土地的關係、在與不在的命題 隨著吟遊詩人的步伐,一同在田野與生活中釀詩,溫柔地注視島嶼時光     「一小片刻安靜讓村史匯集/讓光對著光說我還在這裡」──陳昱文     「和同年齡的詩人相較,他們善於挖掘內心,動員繁複的象徵,而你卻樂於在田野踏查中醞釀詩。」──須文蔚     陳昱文創作詩、散文、報導文學,散文語法的鍛煉、報導題材的田野意識都鑄入他的詩作中。《還在》蒐羅了近十年的詩作,陳義芝評《還在》:「眼光以花蓮為中心,情思的隧道卻探看遙遠的另一端,緬懷,謳歌,慨嘆。」而這另一端除了有故鄉蘆洲,還有香港。     捧讀詩集,你可以望見一個身影:一位在時空中、田野上行走的吟遊詩人以他誠懇的步伐、靈光的筆,書寫以花蓮為核心被遺忘的故事,同時也挖掘自身心靈的平靜、喜悅與恐懼。     沒有華麗跋扈的修辭,才能真正寫出與現實相互輝映的文字。邀請您閱讀詩人以生活實感縫綴出的地誌書寫,走進山海與土地,隨蜿蜒的故事一同呼吸。     輯一「我還在這裡」,以詩挖掘土地故事。   輯二「直到你在美夢裡放風箏」,探勘情愛的能量。   輯三「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以詩涉事。   輯四「讓我們一起跳舞」,以旅途所思所感,呈現詩和島嶼共舞的旋律。     「『地方』是限制也是開放,是失落也是鄉愁。如何進入一個『地方』?詩,是我用以思索的一道回聲、一雙翅膀、一片浪花,以此嘗試『看見』和感受『地方』紋理的方式。最終,我只是想找尋『我在哪裡』的答案。如是而已。」──陳昱文   本書特色     ★臺港文學界跨世代真摯推薦,樸實低調卻誠懇的敘事語言。   ★以花蓮為關懷核心,透過行走與思考建構出動人地誌風景。   ★詩行間不僅呈現抒情自我,亦代言、共感他人的心理流動。   在地推薦     推薦專文:須文蔚、陳宗暉     推薦語:陳義芝、向陽、鴻鴻、許迪鏘、淮遠、樊善標、張寶云、侯建州、坦雅、蔡宛璇、吳緯婷、airily2(大浪)、黃同弘、廖宏霖、李美婷、曹馭博、陳琳     須文蔚  詩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在歐洲中世紀的田野中,凱爾特吟遊詩人(Celtic Bards)為部落頌詩,豎琴上的歌音符流動著傳奇與歷史,傳承文化,守護信念。你也樂於在花東縱谷中安身立命,閱讀、教學、訪談與紀實,你的詩不斷再現真實。     陳義芝  詩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   在紛擾的時代,陳昱文沉潛地在心中造了一座詩的基地台;他不僅關切眼前的發生,也感受異時異地的人事。     向陽  詩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通過詩人的慧心巧筆,為臺灣的地誌詩書寫編織嶄新的紋理;又能融寫實與現代於一爐,思索人與土地的關係、在與不在的命題,深刻動人。     鴻鴻  詩人   不像近來盛行的地誌書寫之匠氣與斧鑿,昱文的詩是我心目中最貼地、也最貼心的地誌。     淮遠  香港詩人   我想向這位青年詩人借五分鐘又五分鐘,細讀詩中的故事。     許迪鏘  《素葉文學》編輯   由始至終表現對社會、土地與人的關懷,乃至於與遠方同道詩人的感情連繫,都是那麼實在,令人深信。     樊善標  香港詩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他的詩藝絕不單一:從長篇到短句;從不動聲息到語出驚人;從奪目的形式安排到低調的生活詩意化;從殷墟甲骨到便利店都能抓住靈感。     李美婷  香港藝術工作者、動物權益組織者   語言簡樸但親切,節奏不急促但自有自己的步調。尤其喜歡那些像「文學散步」為主題的敘事詩。     陳宗暉  作家   如果還可以輕盈地翻牆回到純粹寫詩的時光。如果還有牆。那些在與不在的,在昱文的詩集裡都還在。     張寶云  詩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兼楊牧文學講座召集人   這真的是一本紮紮實實從後山成長出來的、一枚正港文青的,心靈輿圖,帶著這枚文青的移動視野、生活情感痕跡以及對時代的反芻思考。     侯建州  詩人,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幾首以詩作史,將視域集中至較少詩作關注的地方,不避口語的創作,夾雜真實與虛構,情感益發真切,有人間的呼吸與趣味。     坦雅  旅美詩人   昱文的詩,讀一次不夠,需要一再回返。他的詩,有動人的情節,有歷經時光淘洗後,澄明的洞見,有年輕的心,在古老大地上,敲擊出嘹亮的樂音。     蔡宛璇  藝術創作、寫詩者   他細緻的觀察力,以及對他者、對土地的關懷,仿如一縷不絕的銀線,溫柔而有所本地,將許多詩篇裡所欲描寫的主體和敘事,來回縫綴,使之立體起來。     吳緯婷  詩人   以輕盈之姿穿梭典故,以溫情之筆書寫土地及友人。有時小情詩語言自由乾淨,充滿逸想,一翻頁又是幽默辣筆,跳出幽柔框架,文字鮮活有力。     黃同弘  詩人,《地景的刺點:從歷史航照重返六十年前的臺灣》作者   二○一二年的課堂,我們討論地理及敘事詩。但我始終問陳昱文,我總是等待陳昱文,到底你的詩呢。十年後詩人終於說:還在。還在這裡。還在繼續。     廖宏霖  詩人   昱文的眼睛總是向外張望,沒有耽溺於自我感受的糾結,讓詩語言乘載著紀實的功能,為那些無法發聲或失去語言的他者,留下實實在在存在過的痕跡。     airily2(大浪)  詩人   詩人以處處留心的觀察與淺白而輕盈的口吻,為思念的地方、故事溫柔書寫作詩集《還在》。     曹馭博  詩人    陳昱文的詩歌總有一種鎔鑄於自然的感官經驗與人文水脈的思索,讀者勢必能在一場又一場的青春紀行之中,發現土地之美。      陳琳  詩人   村落、縱谷、山稜、藝文空間……,生活的軌跡被逐一蒐羅、錘鍊,進入詩人的筆下、落入讀者的掌心。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