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卷一

· · · · · · · · · ·
· 春山出版
Ebook
91
Pages

About this ebook

繼《讓過去成為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之後,春山出版與國家人權館再度合作白色恐怖散文選,散文選涵蓋散文、回憶錄、傳記與口述,同樣由小說家胡淑雯、童偉格主編,在超過兩百本書籍中,精選四十七篇作品,四十三位作者,近九十萬字的規模。散文選以截然不同的視角切入白色恐怖歷史的肌理,區分為繫獄作家、青春、地下黨、女人、身體、特務、島等七大主題,並由研究者逐篇注釋,增強背景理解。
 
在這個選集中,我們將首次將這些受挫、受辱或者心靈扭曲的主體放置一處,甚至涵蓋特務、線民等加害者與協力者,也注重多元族群包括外省、原住民與離島馬祖、外國人的經驗,使他們共同發聲,像是一個巨大的人性劇場。我們在這些活生生的記憶中,找到一條通往人間之路,看到無辜受難者、革命者、人生遭到毀棄的家屬,也有判決了兩百多位共產黨卻遭內鬥誣陷的調查局處長。這些故事或者令人驚怖、畏懼、迴避,但同時是這塊土地上曾經擁有的真實人性,在這個人性劇場中,觀者將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啟示,同時也找到與這些歷史的聯繫,以人性的方式。
 
■卷一 雪的重述.萌 Resurrection
陳列  藏身
楊逵  園丁日記、種了七棵榕樹
葉石濤  一個臺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節選]
柏楊口述  柏楊回憶錄[節選]
陳政子口述  陳政子訪問紀錄
伐依絲.牟固那那  光明乍現、反共大陸的童年
張光直  蕃薯人的故事[節選]
鄭新民  十七歲:火燒島最年輕的政治犯[節選]
楊牧  愛美與反抗
莫那能口述  被射倒的紅蕃
 
本卷「雪的重述」主題為陳列、楊逵、葉石濤、柏楊四位曾繫獄的作家,在出獄隔年、六年甚至幾十年後留下的記述文字,他們繫獄的時間橫跨五○、六○與七○年代,整體濃縮了白色恐怖不同階段所發生的事。主題「萌」從陳政子到莫那能,橫跨鹿窟案、鄒族案、四六事件、戒嚴時代到原住民處境,呈現十幾歲少年少女因時代的牢,要付出的青春代價。
 
本書特色
 
1將一九八七年解嚴前後至今,陸續出版的龐大的白色恐怖書寫,節選出層次分明的主題,並藉此更新對白色恐怖理解的視野。
 
2兼具文學與歷史性。選集中你將認識到相對陌生的當事者,他們可能不是文學家,但你將驚訝於他們的文學豐富性,如本卷的陳政子女士,她的細膩記憶與流暢口述,使訪談紀錄有文學感官的感染力。本次選集將以主題的方式,逐步引介讀者認識過去的重大白色恐怖案件,如臺大與師範學院的四六事件、形同滅村的鹿窟案、共產黨支部在臺灣各地的發展與瓦解、牽連一百多名師生的澎湖煙臺聯中案、綠島再叛亂案、柏楊案、臺獨案、民主臺灣聯盟案、海軍白恐案與美麗島事件等。透過選集閱讀,建立認識的基本框架。
 
3製作大事記,透過作品寫作、首次發表與出版時間,對照作者經歷以及政治、文化的發展,能對白色恐怖的歷史作用力有全貌理解。

 

作者簡介
 
陳列(一九四六~)
 
本名陳瑞麟,嘉義縣六腳鄉人。淡江英文系畢業後,一九六九年至花蓮花崗國中任教兩年,後辭職至太魯閣禪光寺寄居潛心準備研究所考試,一九七二年四月因任教時曾有反攻無望言論遭逮捕後判刑七年,後因蔣介石過世獲減刑,於一九七六年出獄,繫獄四年八個月。出獄後從事翻譯、寫作,一九八○、八一年連續以〈無怨〉、〈地上歲月〉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代表作《地上歲月》、《永遠的山》、《人間.印象》、《躊躇之歌》等。
 
楊逵(一九○六~一九八五)
 
本名楊貴,臺南新化人。曾入學臺南州立二中,一九二四年赴日留學,一九二七年返臺加入臺灣文化協會、臺灣農民組合等,日治時期入獄十次。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被捕入獄四個月,一九四九年因起草〈和平宣言〉遭判刑十二年,一九五一至六一年在綠島服刑。楊逵從日治到戰後創作不輟,活躍於媒體文化界,代表作〈送報伕〉、〈春光關不住〉(壓不扁的玫瑰)、〈鵝媽媽要出嫁〉、《綠島家書》等。
 
葉石濤(一九二五~二○○八)

臺南市人。省立臺南一中舊制五年畢業,擔任小學教師直至退休。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日被保密局逮捕,以「知匪不報」遭判刑五年,後減刑為三年,一九五四年九月出獄。論著有《臺灣文學史綱》、《臺灣文學入門》、《臺灣鄉土作家論集》、《展望臺灣文學》等。小說集有《紅鞋子》、《臺灣男子簡阿淘》、《西拉雅族的末裔》等。

柏楊(一九二○~二○○八)
 
本名郭定生,按族譜又名郭立邦,後自改郭衣洞,河南輝縣人。一九四九年來臺後,在屏東農業職業學校任人事員時,因「私聽匪區廣播」判刑六月,出獄後至臺南工學院附設職業學校、草屯初中任教,後轉至臺北在救國團工作,期間開始創作小說,一九六○年五月以柏楊為筆名在《自立晚報》、《公論報》撰寫雜文。一九六八年一月因在《中華日報》翻譯大力水手漫畫,被認為暗諷蔣氏父子,三月四日遭捕,判刑十二年,一九七二年解送至綠島,一九七五年因蔣介石過世減刑為八年,一九七六年刑期結束繼續被軟禁在綠島,至一九七七年四月一日才被釋放,共遭監禁九年又二十六天。柏楊在獄中仍舊不間斷寫作,代表作《醜陋的中國人》、《柏楊版資治通鑑》等。
 
陳政子(一九四○~)

臺北石碇人,鹿窟事件受難者陳啟旺之女、陳田其之妹,曾就讀白雲國民學校。一九五二年底鹿窟事件時遭刑求、軟禁,姊姊陳銀遭羈押數年後獲釋,父兄皆遭槍決,陳氏家族受牽連甚多。

伐依絲.牟固那那(Faisʉ Mʉkʉnana,一九四二~)
 
鄒族,生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漢名武香梅。曾任幼稚園教師、工廠作業員和教會幹事。將近六十歲開始連得文學獎,代表作《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火焰中的祖宗容顏》。
 
張光直(一九三一~二○○一)
 
父親為臺灣文學作家張我軍,出生於北京,一九四六年返臺入建國中學就讀,一九四九年四月六日早上遭捕,一九五○年三月十二日被釋放,後就讀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及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研究院,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代表作《中國青銅時代》、《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及《考古人類學隨筆》等。
 
鄭新民(一九三四~)
 
生於福建福州,一九四八年來臺依親,隨大哥至虎尾,就讀虎尾初中,因受國文老師張岳、大哥、虎尾糖廠員工勵進會影響,有左傾思想,未滿十八歲時,一九五二年一月在臺中高工就讀期間被捕,送思想改造,同年八月送至綠島,至一九五五年二月才出獄,後就讀於屏東師範、臺北師專,任教職至退休。著有《青春部落:我島的秘密生活》、《十七歲:火燒島最年輕的政治犯》。
 
楊牧(一九四○~二○二○)

臺灣花蓮人,本名王靖獻,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一九六四年赴美留學,為美國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於美國華盛頓大學等任教,一九九六年返臺成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十五歲開始寫詩,早年以葉珊為筆名,一九七二年改為楊牧。代表作有詩集《水之湄》、《燈船》、《瓶中稿》、《時光命題》等,散文集《柏克萊精神》、《山風海雨》、《方向歸零》等,譯作《葉慈詩選》等。

馬列雅弗斯.莫那能(Malieyafusi Monaneng,一九五六~)

排灣族,生於臺東安朔部落。國中畢業後,曾考上空軍機械學校,但因視力無法入學,十六歲離開故鄉開始做工,做過捆工、砂石工、搬運工、屍體清洗工等,七○年代後期開始接觸黨外運動人士。一九七九年因車禍導致眼睛幾近全盲,又罹患肺結核、甲狀腺癌,開始以按摩為生,並從事寫作與思考臺灣原住民族問題。一九八四年與胡德夫等人成立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代表作《美麗的稻穗》、《一個臺灣原住民的經歷》。

國家人權博物館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三日總統府公布《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歷經多年籌備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於二○一八年正式成立,除持續推動威權統治時期相關人權檔案史料文物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廣及國際交流工作外,亦擴大支持各種人權議題及當代人權理念實踐推廣的組織發展,展現臺灣追求落實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的決心。二○一九年,人權館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Asia-Pacific),與國際人權思潮接軌,促進民主與人權理念的推廣及深化。
 

主編簡介
 
胡淑雯
 
一九七○年生,臺北人。著有長篇小說《太陽的血是黑的》;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哀豔是童年》;歷史書寫《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主編、合著)。
 
童偉格
 
一九七七年生,萬里人。著有長篇小說《西北雨》、《無傷時代》;短篇小說《字母會:A~Z》(合著)、《王考》;散文《童話故事》;舞臺劇本《小事》。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