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少年中國學會」史

· 秀威出版
Ebook
248
Pages

About this ebook

少年中國學會(以下簡稱「少中」)是「五四」時期最重要的社團之一,它不僅是會員最多、分佈最廣、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社團;也是象徵「五四」悲劇精神、分化意識最明顯的一個社團。它成立於 民國8年,網羅了當時最優秀的菁英份子,為救中國,提出了「本科學之精神,為社會之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為學會宗旨。 後因會員間,彼此對救國路線產生歧異,理想與現實衝突的結果,最終演變成社會運動與政治運動之爭。而政治運動又分化成極左的中國共產黨,如李大釗、毛澤東、張聞天等;與極右之中國青年黨,如曾琦、左舜生、李璜等,爾後這兩黨,在現代中國政治史上,均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至於主張社會運動者,如王光祈、方東美、田漢、康白情等,他們在學術、教育、文化各領域,亦獨領風騷,貢獻至大。 基本上,「少中」的分化與瓦解,不僅象徵「五四」時代,知識份子思索中國出路的精神分化史,更可為吾人瞭解「五四」悲劇精神,提供最具體之註腳;尤其這批懷抱崇高理想、純潔有為之青年,為救中國,忠於理想的情操,更是感人至深,足為後世典範。【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About the author

陳正茂 臺灣澎湖縣人,1959年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現為北臺灣科學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研究方向為政黨史、臺灣史與民國人物傳記。 著作有《少年中國學會之研究》(中國青年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出版,1996年)、《曾琦先生年譜》(國史館印行,1996年)、《左舜生年譜》(國史館印行,1998年)、《在野的聲音──青年黨人的時代關懷及其政治參與》(新文京版,2004年)、《傳記與思想──青年黨領袖群像》(新文京版,2004年)、《中國青年黨研究論集》(秀威版,2008年)等專書。另編有《曾琦先生文集》3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左舜生先生晚期言論集》3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主編《中國青年黨史料叢刊》21冊(國史館版,1993~1998年)、《聯合評論》5冊。此外,亦編撰大專用書10餘種,及在《傳記文學》、《中外雜誌》、《近代中國》、《東方雜誌》、《國史館館刊》、《光武學報》、《香港中國近代史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