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韌設計:跨越制約的教育創新法則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264
Pages

About this ebook

誠摯推薦 吳靜吉 創造力大師 吳思華 前教育部長 蕭瑞麟 不用數字的研究 柔韌的創新者,運用設計的巧思跨越制約,轉化制度阻力的方向與性質,成為創新的助力。 設計是創新呈現風貌的關鍵,過去討論創新設計著重於其功能與形式,本書提出第三個重要面向─創新物件內還內蘊看不見的「計謀」,是為設計中的設計。 相對於自不量力的去「衝撞」制度、或是自廢武功去「臣服」制度的「剛硬創新」,柔韌創新代表創新對制度的回應性質是溫柔的,創新者運用以柔克剛的設計,巧妙地跳脫「臣服」與「衝撞」兩個極端。這樣的設計是溫柔而堅定的,講究的是一點一滴、積少成多的產出效果,最終能化解制度的箝制,將創新順利地帶入組織、社會與國家。柔韌創新的目的是讓創新者能在面對制度壓力時,不須犧牲成為烈士而仍可實現創新的願景。

About the author

陳蕙芬 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教授,台大中文系學士與政大新聞所碩士,2010年取得政大科技管理所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大學任教,展開學術生涯。由於有十二餘年高科技與創意產業實務經驗,她偏好深入實務脈絡的質性研究途徑,以創新理論為視角,進入文創、文教與教育場域觀察真實現象,致力於產出有影響力的作品。 研究興趣包括教育創新、制度與創新、文創產業創新等。學術論文發表於中山管理評論、管理學報、組織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學報、圖書資訊學刊、資訊管理學報、新聞學研究等,著有:《流轉的傳統:節慶創新之道》、《師徒關係與社會創新的在地實踐:賴青松與黃聲遠》、《創意來敲門!打造你選才的老房子》等專書。 她於國際研討會與期刊發表之論文,多次獲得認可與獎項,包括國際科管年會(IEEE ICMIT)與聯電經營管理論文獎等。她也參與多項經濟部與教育部的計畫,如想像力與地方營造主題。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