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詞匯溯源

·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5.0
2 reviews
Ebook
381
Pages

About this ebook

粵語是漢語一支重要的方言,由於部分詞匯口耳相傳,與語文脫節甚久,以致現在通行的寫法與本義的字形( 即「本字」) 不同,而粵語本字的探求,成為粵語研究的重要內容。 .本書的「溯源」有兩重意義,一是有本字可考的詞匯,則探求其本字的寫法;二是無本字可考的詞匯,則求其在古書中的用例,證明其來有自。 .本書共收錄現今仍沿用古漢語的粵語詞匯639 個,依香港語言學學會編訂「粵語拼音方案」的羅馬字母次序排列。 .本書所考粵語詞匯的本字,均搜集字書、韻書、古典文學、古代文獻等參考資料,追溯其形、音、義的關係及演變。 .本書立「本字、古義」項,詳析詞匯所含本字和意義,如有古書用例,另列舉說明。至於無本字可考的詞匯,則立「古義」項,羅列其義項,並引古書所見釋義或用例以證。各詞又立「今義」項,列舉其現今義項,並舉例說明。 本書不僅有助讀者認識粵語詞匯的來源和發展,更有助認識粵語的歷史和古書的詞義。

Ratings and reviews

5.0
2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陳雄根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曾任職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主任,主治中國語言學, 教授「文字學導論」、「訓詁學」、「粵語研究與應用」、「論語」等科目。主要著作有《先秦兩漢典籍引〈論語〉資料彙編》(2007)、《先秦兩漢典籍引〈禮記〉資料彙編》(2012)等。 張錦少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名譽副研究員。研究範圍為王念孫、王引之研究、文字訓詁學、《詩經》、《左傳》等古代文獻。主要論著有《王念孫古籍校本研究》(2014)、《王念孫〈韓非子〉校本集證》(2014)。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