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內陸地層下陷地區地下水抽水機制之探討與評估

· 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
eBook
28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本計畫以雲林縣土庫、虎尾地區為研析區域,探討並評估地下水抽水機制對地層下陷之影響;並以彰化縣溪州地區與研析區域進行比較驗證。工作項目有1.區域性地下水基本資料蒐集與現地調查、2.區域性地下水平衡分析、3.區域性地下水數值模式分析、4.場置性抽水機制之探討、5.觀測井有效觀測範圍之初步評估、6.初步建立場置性抽水定量評估方法、7.場置性抽水機制與地層下陷之關聯性評估。 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層厚330公尺,包含四個含水層與三個阻水層,扇頂上下連貫之礫石層為主要補注區,年降雨量1975mm,集中在5~10月豐水期。2004~2009年平均蓄水變化量為0.84億噸,年平均總抽水量為22.28億噸(第一含水層20.24億噸、第二含水層1.35億噸、第三含水層0.60億噸、第四含水層0.09億噸),年平均淨補注量為23.12億噸。1~5月及10~12月乾季時地下水被大量超抽,第二三四含水層的年水位變化超過5公尺,建議限制第二含水層以下之抽水,而以第一含水層之抽水為主。 場置性觀測井有效範圍為1~9公里,合適之觀測站網密度為每64平方公里有一個觀測井,目前三四含水層站網密度偏低,無法掌握深層抽水情形,需增設觀測井並進行更詳細之水井清查。 下陷中心由沿海往內陸的土庫、虎尾及溪州移動,溪州鄉於深度50公尺以下之農業型與節費型之抽水,使得第二含水層呈均勻下陷中;虎尾鎮觀測到第二含水層有工業型抽水;土庫鎮第三及第四含水層之工業抽水則影響深度240公尺以下產生層狀下陷。 溪州(1)觀測井觀測到農業型抽水量為每天0.8萬噸、節費型A抽水量每天1.2萬噸、節費型B抽水量為每天1.7萬噸,水位每洩降1公分之抽水量約920噸;第二含水層中溪州(2)觀測井觀測到農業型抽水量為每天0.9萬噸、節費型A抽水量為每天1.4萬噸、節費型B抽水量為每天1.9萬噸,水位每洩降1公分之抽水量約1030噸。 關鍵字:地下水、抽水、地層下陷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re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